据报道,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为提高就业率,让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做假接收函,导致500名学生无法参加基层服务项目考试、公务员考试和事业单位考试。
“被就业”不是新鲜事,“就业率造假已是公开的秘密”,早在2006年,安徽省教育厅就曾公开批评一些高校逼迫学生造假的现象。虚假的就业率不仅仅影响学生个体利益,严重的话,还会影响政策导向。
为什么学校如此热衷于就业率造假,是考核政策有问题,还是学校育人理念出了问题?在“被就业”的思维逻辑下,就业率已不仅仅是个数字,大学生能否就业不是一个民生问题,而是个政绩问题;不是一个关乎社会稳定的要事,而是一个能否升迁的筹码。
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早已引起社会关注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一毕业就失业的危险。但大学生“被就业”现象表明,一些学校并没有为消除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做出更多努力,而是玩起了数字游戏。如果任由这一问题持续累积,将会对整个社会的稳定产生冲击和威胁。
“被就业”将给政府决策带来负面影响。就业率能较好地反映一所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状况,有利于教育部门宏观调控高校教育资源和出台相关政策,但在“被就业”后,大学生就业难释放的信号将被阻隔或遮蔽,影响顶层设计。
一部分大学生难就业或失业是合理甚至是必然的现象,相关部门不能让学校的小算盘侵犯学生利益,损害学校长远发展,更不能等“被就业”成了新闻之后才去重视,而是要站在社会稳定和谐的高度理性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