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教育考试院发布了2018年北京市中考《考试说明》。2018年北京市中考在原5科基础上增加4个学科,调整为科目选考形式,英语增加听说考试。除语文、数学、英语3科必考外,物理、生物(化学)、历史、地理、思想品德实行“五选三”选考。这是历史、地理、生物等“小学科”首次进入中考,一些学科考试时间和分值也做了调整,同时语文科目增加了古代诗歌阅读。
从表面上看,中考在原来五科的基础上增加了四科,而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不变,学校难免会增加考试科目的课时,自然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但深入分析会发现,这种担心其实是多余的。理由有三:
第一,如何看待学生的课业负担?关于学生课业负担问题,前几年,曾有专家将“减负”归之为“减书包”,惊呼:小学生的书包有十八九斤重!“减负”就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但我们更应清醒认识到,去掉作业和考试就是“减负”吗?如果说以书包的轻重论负担,西方孩子的负担要比中国学生的负担重得多。在西方,一个小学生的研究性作业有数十页,需要查阅多少书籍资料,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但他们却没有加重负担之说。可见,“减负”的问题,书包的轻重不是主要的,有无兴趣才是根本因素。学习有兴趣,就不会感觉有负担。反之,学习没有兴趣,一张白纸也是负担。如孔子所说“学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学,乐学,何来负担之忧呢?
第二,“小学科”进中考,采取“五选三”模式,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学科特长,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自然不会再有负担之说。按照“五选三”模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从物理、生物(化学)、历史、地理、思想品德五科中任选三科参加中考。由于是自己喜欢的学科,同时避开了自己的短板,学生自然会心情愉悦地学习,也就不会怕学、厌学,这实际上是增加学生的选择权,为他们“减负”。
第三,考试内容、分数及时间的调整更有利于学生“减负”。从考试内容调整看,命题注重与生活联系,强调学以致用,试题以社会关注的问题、与生活实践联系紧密的学科前沿问题为背景和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创新实践,体现能力为重、知行结合的导向。如生物实验试题体现对生物实验探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考查,引导考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和实践相联系,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从考试分数来看,语数外分别由120分降为100分,其余的学科分值为90分;从考试时间来看,化学生物合考90分钟,强调基础,降低难度,注重学科特点,更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自由即选择,选择即责任。哲学家萨特的简单几字,勾勒出自由选择之精髓。“小学科”进中考,把学习选择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教师和学校实现更充分的自由选择,必然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