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评论大赛】交换生的尴尬从何而来

近日,中国青年报刊发了一篇名为《高校交换生的光鲜与尴尬:长真本事OR“鸡肋”?》的文章,文章写道,高校交换生渐成潮流,很多人通过交换学习,体验了异地文化,交到更多朋友,但也有很多人“吐槽”:时间不长却烧钱,回来还要为学分“头大”,难以融入国外的环境,搞得“里外不是人”……

在我的大学,也有许多出国交换的朋友,但他们都是很优秀的人,满足出国必备的条件:足够高的学分绩点,托福或者雅思成绩优秀,外语水平较高。当然,现在也有许多项目,只要出钱就能交换,与其说是学习规划,不如说是“学习商品”。

交换生未必都是要“烧钱”的,对于许多大学生来说,的确负担不起高昂的国外学费,但很多学校都提供奖学金,只要学习成绩不错,都有可能获得奖学金。而且,很多交换生在国外半工半读,能赚取一些零花钱和生活费。有部分学生达不到做交换生的成绩要求,可以采用付费出国交换这样的“学习商品”,他们家境一般都比较好,所以消费开支也相对较多。如果没有把钱花到学习上,而是花在其他比较奢侈的享受上,的确存在烧钱的情况。

交换生不能很好地融入国外环境,原因在什么地方?是时间太短?还是交换生自己只在固有的圈子里而不接触国外的同学?这很多时候取决于交换生自己的选择。不可忽视的是,由于文化差异,无论是语言文字还是饮食生活等客观原因,交换生总是会碰壁的,但这些看似尴尬的地方,就是交换项目最有价值的地方——学习如何适应国外的文化,学习如何照料自己的生活,学会平衡求学与生活,学会拓展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交换带来的光彩和尴尬,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己的态度、选择和付出。

未来社会更需要综合能力突出的人才,如果交换生足够珍惜交换的机会,综合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这对今后的就业与发展都是有益的。而且,交换生可以体验异域生活,结识一些国外好友,从生活体验和精神生活的层面来看,这都是一笔重要的财富。

因此,若是为了人生的规划而选择交换,那么尴尬和困难只是暂时的,若是为了迎合潮流而选择交换,不思进取,光鲜也只是暂时的。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尴尬  尴尬词条  交换  交换词条  大赛  大赛词条  评论  评论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