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社会学家阿兰·图海纳在《我们能否共同生存》一书中说:“时至今日,有些人依然认为受教育只不过是像人们所说的是为了积极谋生而做的准备工作。因此,他们把教育发展的方向往低处引导,这就是说,他们是根据劳动市场的需求和吞吐能力来办教育的。”这种问题在现代社会尤为明显,即现代人不再受个性、主体性、人类共性主宰,人受教育不是为了全面发展、完善自身,而是为了服从于某一个个体目标和某一个社会目标。
现在,教育界内外的很多有识之士都认识到通过教育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性,并且积极推动教育改革实践。这种理念和实践不仅是正确的,在知识教育依然盛行的今天,也是尤其值得赞赏的。
我们一直在说,教育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这正是对健全人格的具体表述。但长期以来,我们在行动上偏离了这个目标,在应试教育的强大干扰下,教育始终在知识教育的层面打转。正如阿兰·图海纳所言,这“还能谈教育问题吗?当然不能,因为他们根本就不考虑受教育者的需求;受教育的人所关心的是如何培养自己的个性,如何安排自己的一生和自己的长远计划,如何处理好与亲友的关系”。
这些问题是不可能通过考试精确化、简单化成分数的,是智力人格教育远远不能解决的,它只能通过以人、人性为出发和归宿的人性人格教育来解决。具体而言,就是把真善美的人性追求,当作教育之魂、之核、之主导。
再进一步说,基础教育学校的主要任务或者说全部任务,就是培育发展学生真善美的人格,就是引导学生个性的健康张扬、共性的和谐生成。比如,语文教育中的阅读教学,不是培养学生怎么去考高分,而是通过阅读这条途径,使阅读主体不仅得到灵性的全程洗礼和提升,而且还构建出一种完美的阅读生活:由“本能地活着”到“反思地活着”,最后上升到“哲学地活着”。
如此,我们的阅读也就真正达到了哈罗特·泰勒所描绘的读书境界了——“读书的唯一方法就是静静地把整个人沉浸其中,没有人提醒你要从中发现什么,也不需要把它列成一个个要点,而是全心去享受它,去领略作者胸中所涵孕的智慧”。让书本真正成为自己灵感的诱发点、生长点,进而迸出智慧的光芒,实现生命的融通、延续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