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弄清楚一个问题:民国时期的中小学有没有寒暑假作业?如果有,其形式、内容、要求等又是怎样的?不久前,偶得“山东省立第四乡师委员会”于1933年8月出版的《假期作业》(山东省立第四乡村师范学校丛刊之二)一书,颇感兴趣,信手翻阅便惊喜不断。
全书一开篇便说“我们从过去经验里猛省到暑期作业有极多极深的意义”,而后陈述了它“对于学生学习方面的价值”,其中第三点说到了“挖掘埋在乡村里的历史沉淀物”。对于这样一项“暑假作业”,笔者颇为惊诧,甚至感到突兀。这样的工作,让学生作为暑假作业去完成是否恰当?仔细想来,恰当。缘何?
其一,是因为这些学生生活在他所在的“本乡本土”,对那一方山山水水是熟悉的、了解的,所以让他们做“关于古迹调查、乡土游戏、乡土文艺调查等”可以说是再适切不过的了。就算“一知半解”或者仅“略知一二”,但毕竟比“外人”了解的多,比外人知道从何切入,便有了调查的基础。
而说到“调查”,这第二个原因也就明了了。这些学生“生于斯长于斯”,对当地的人、事、物熟悉得很,调查起来也方便、直接,能直入正题,直接调查到需要的“历史沉淀物”,能访问到“历史沉淀物”的“知情人”、“传承人”、“继承人”,掌握属于“中国真正的文化”的第一手素材。这可以说既节约了时间,又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从而顺利地把这些“历史沉淀物”挖掘、整理和呈现出来。
其三,是感情。正因为这些“历史沉淀物”属于那一方水土。得到水土滋养的人自然而然地对这些“历史沉淀物”富有独特的感情,他们会打心眼里认为这是“我”的,“我”有责任与义务把“它”发掘出来。
所以,把“发掘乡村里的历史沉淀物”作为学生的假期作业真的是合适且必须的了。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培养了学生爱乡爱国的情感。现在常常有人会说我们的孩子于家、于乡、于国的感情都不深。
有鉴于此,作为父母、为人师者的我们,是不是也需要反思我们的培养方式和内容呢?如果孩子从小能从“发掘乡土的历史沉淀物”做起,那又何愁他们会不爱家、不爱乡、不爱国呢?如果我们能在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给予不同的“挖掘乡土历史沉淀物”的任务,从乡土童谣、游戏到名人古籍,从地上的建筑、古树名木到地下的文物遗迹,无所不包,要求他们从中说出个道道,那这个孩子走到天涯海角都不会忘了“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所以说,“中国的教育应该是中国的”,孩子在发掘历史沉淀物的过程中,不仅感知了乡土文化,更激发了自豪感。这种自豪感是来自于自己的“学习”与“劳动”的,是自己梳理、挖掘的“东西”受到了他人的认可,这种认可又维持了学生对“发掘历史沉淀物”的兴趣。于是,这种自豪感也就上升为对家乡、对民族、对祖国的自豪感。这个时候,我们的教育就是刻上中国心、烙上民族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