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下乡养儿”的推广价值非常有限

一位叫冯丽丽的母亲和先生带着恐惧上学的女儿搬到京郊农村,过了四年的乡村生活,写成一本叫《下乡养儿》的亲子畅销书。书中讲述了孩子的生活,没有读书学习,也没有明确目的的游戏,而是买菜、做饭、洗衣、放羊……一个“有心理问题”的孩子经过乡村生活逐渐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少年。

我认为,这只是一个适合“恐惧上学的女儿”的个案。个案中母亲的做法值得点赞。但是,过度推崇,恐怕也有问题。谁有根据和理由说,这样的个案可以推广到每一个恐惧上学的孩子的身上?每个恐惧上学的孩子都可以通过这种教育方式成长为优秀少年?此外,除了消息中的家长之外,很多家长未必会有搬到郊区的条件。

有些教育个案能揭示教育规律的普遍性,而有些个案只能解释某个孩子对教育的特殊需要。那些能揭示教育规律普遍性的个案才会有推广价值,而只能满足特殊教育需要的个案推广价值较小。

当年,郑渊洁不让小学毕业的儿子继续学业,而是在家里亲自教儿子。郑渊洁这样做,不是心血来潮,而是发现了儿子身上的长处。不仅如此,他还发现,要促进儿子长处的发展,学校教育不可能做到。于是,他自己开始教儿子。只是,他这样做是有条件的。譬如,他的家庭经济条件好,他会编教材,有自己成熟的教育思考,等等。一般人即便是发现孩子的长处,也难以仿效郑渊洁的做法。

教育孩子成长的工作是育人的工作,而育人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不管是家长还是学校,都马虎不得,必须科学育儿。譬如,因材施教,启发引导,就是科学育儿的思想,这种思想可以化为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在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

可问题在于,虽然因材施教是很值得普及的教育教学思想,家长和学校都理应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和优势,然后为孩子的发展尽可能提供条件和创造条件,促进孩子的成长。但在应试教育环境里,特别是在学校规模大、班级规模大的办学条件下,教师就是想因材施教也是难以做到的。

看来,“下乡养儿”这一做法值得点赞,但是这种做法是否值得推广,尚需我们思考。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养儿  养儿词条  下乡  下乡词条  非常  非常词条  价值  价值词条  推广  推广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