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父母当明白,怎样付出孩子才会“买账”

作家龙应台说,家庭教育也是有“有效期”的,父母要在孩子最依赖自己的十年里用心教养,提供依靠。一旦孩子长到青春期,父母再怎么努力,也无法提供实质性的影响。父母如果在孩子需要的时候不用心教养,将来孩子再怎么叛逆,也只有摇头叹息的份儿。

经常听到有些父母念叨:为孩子付出了那么多,可孩子怎么就不“买账”呢?这么念叨的家长真的懂孩子吗?我认为,家长有必要看看这两位女士的书,一本是丁立梅女士写的《等待绽放》,另一本是龙应台女士写的《亲爱的安德烈》。这两位可贵的母亲,在教导子女时没有过多地言辞,而是默默地关注孩子的成长,在孩子遇到困难时,给以恰到好处的帮助。这两位母亲就像田间的老农一样。田间老农从来不会在庄稼面前吆来喝去,十之八九都会用心聆听庄稼的需要,及时除草施肥,浇灌杀虫。但不少父母在孩子面前并非如此,一有点风吹草动,他们就紧张起来,芝麻大小的事儿都能弄得全家鸡犬不宁。如此,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会瞬间没有了影响,这显然是得不偿失的。

不少父母在面对孩子时总是火急火燎,有话不能好好说,有事不能科学地办,不把孩子的成长规律当回事。就像得了感冒,不是按照生病的规律办事,而是一味地要求医生打吊针,希望今日生病明天就好了。

还有许多父母与孩子三句话不到就吵起来。那时候,孩子嘟囔着小嘴巴,父母瞪大眼睛,嗓门调得老高,完全在气势上压倒孩子。殊不知,孩子常常是嘴上服软,心里未必服气,等到孩子长得人高马大,自然会立马翻脸。如此,父母只能灰头土脸,直喊自己无能,孩子怎么样的不听话。

龙应台女士有一双善于观察孩子的眼睛,她知道安德烈在什么时期需要什么。等到孩子长大了,她没有像中国有些母亲那样,还是喋喋不休,没完没了,而是利用书信的形式与孩子探讨人生的一些问题。实际上,有时候,大人与孩子交流,文字比语言来得更加理性与到位。

也不知道,如今还有多少父母愿意给孩子写信,愿意在夜深人静时,仔细思量孩子到底需要什么,自己为人父母到底还存在什么样的不足,是不是以平等的语言来赢得孩子的共鸣。

我想,父母想要让自己的影响不失效,就真得时不时地冷静下来,思考孩子到底需要什么,自己到底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够好。如此,就会平和地看待孩子的成长,不至于心急乱投医,把本来不算事儿的小事儿搞得不可收拾起来。

睿智的家长需要知道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样方式与孩子交流,并且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不要怕麻烦,不要害怕丢了自己的权威。事实上,父母如果能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处理问题,遇到困难时以身作则,那就能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在一个和美的家庭里,孩子是乐于“听妈妈的话”的,毕竟孩子在成长中会遇到许多棘手的事儿,如果父母愿意心平气和地提供帮助,又有哪个孩子不愿意呢?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买账  买账词条  付出  付出词条  明白  明白词条  父母  父母词条  孩子  孩子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