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的口号年年喊,高中理科教育却依旧难逃成为众矢之的的命运。数理化一直是我的强项,数学物理竞赛都获得过江苏省一等奖,课内成绩也属于优秀水平,但是,当别人问我是否喜欢数学时,我的回答永远是:“我喜欢数学,但不喜欢高考数学。”
理科教育的目的本该是什么?当然不是为了解题、考试。教育的目的是保全人的天性,开发人的潜能。在当下简单地划分文理科的状况下,理科教育需要做的是保全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性,锻炼孩子的理性思维和逻辑能力。我们所学的理科知识全是古人的创造,单纯将那些定理公式背下来并没有多大意义,在网络时代,如果我们花费三年时间去死记硬背数理公式,那岂不是浪费生命?对于前人的结论,敢于质疑,敢于否定,这样才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得更高、更远。倘若仅仅是记住前人的结论,那么,我们将永远仰视前人而无法超越,没有“前贤畏后生”,哪有科学的进步呢?
然而,高中课堂上,有多少老师会带领学生一步步地去探索、发现、证明呢?没有这样的过程,能否理解前人的结论都是问题,遑论跟随前人的脚步不懈探索呢?老师如果在授新课时证明或演示一下书本上的定理,不但能让学生更好地记住公示,而且能帮助他们灵活地运用公式。但是,现实中,很多老师只关心如何多快好省地拿分,谁去关心这些定理、推论是如何发现、证明的呢?去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的自主招生考生面试,要求考生证明多元的算术-几何平均值不等式,这个高中数学最基本的公式每天都会运用无数次,但是很多考生竟束手无策。
更可怕的是,高中阶段围绕高考指挥棒反复操练,不仅让大部分学生失去了对定理的质疑能力,让人失去了创造性,而且无数低效、重复甚至弱智的练习极大地打击了学生对于理科的兴趣。高考理科考试中有八成题目的题型是较为固定的,高三理科复习的大多数内容就是针对它们的反复操练,直到像巴甫洛夫驯狗一样训练出条件反射。
也正因为如此,高中数学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真正考验人的能力,决定成绩的也不是那两道压轴题,而是占大部分分值的简单题和中档题。通过训练,大多数学生在方法上都没有问题,同一水平段的学生比拼的是计算的准确性与过程默写的完整性。这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情!我们花费三年,甚至是十二年,练习与考察的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和能力,而是计算的精准,一旦题型有变,尤其是应用问题不再是常规套路时,很多考生将会不知所措,让“重知识、轻运用”的弊病暴露无遗。更何况,在电子计算机面前,你能算得比它快、比它准吗?这些机械繁琐的事情有计算机代劳,人要做的,是探究如何解决问题,如何运用计算机等先进的工具发现探索未知,而非在这些方面跟它们一决高下。
同样,物理、化学那些所谓的实验题,其情境完全理想化,很多实验我们从未做过,只是根据做题训练出的条件反射将内容默写进去,真正上了实验桌,就会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去年,江苏省物理竞赛实验考核时,笔试全省前600名的优秀学生,竟然被一些远比笔试题目简单的实验“玩”得团团转,最后为了按时完成考核,考试组最后不得不拿出一些初中水平的实验来让考生通过。
而高中理科教育的种种问题也是造成许多社会问题的原因之一。举一个例子,如今网络舆论充满了暴戾,一事当前,很多人不问事实,先讲立场,以站队、谩骂代替对事实的考证,以激进、偏激代替对自身的节制。很多事件一发生,各种阴谋论便甚嚣尘上,很多人对此不加分析判断,轻易地被符合自己猜想的谎言所欺骗,拒绝任何不同意见。更为可悲的是,在很多问题上虽然有大相径庭观点,但深层次逻辑却如出一辙,那就是忽视事实的真相,一心想打倒对方的观点,拒绝包容不同意见。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大多数人缺乏理性思维恐怕才是最重要的原因。良好的理科教育,应当让人学会以理性看待事物,用理性要求自己,重视事实与真相,克制自己不必要的冲动,容忍异议,通过理性思考、自由辩论来探索、传播真理。
2016年SAT考试,阅读题要求考生为他的选择提供证据,数学也加大了对应用能力的考察。我们也不妨学习一下,改变那些万年不变的“经典”题型,让理科考试真正反映学生的能力而非应试的训练。只有在这样的带动下,高中的理科教育才会逐渐向提高学生能力方向转变。同时,理科的学科设置中应当增加基础逻辑课,以改变很多学生逻辑混乱的现状。
我相信,只要有决心去改变而非空洞地喊口号,很多问题会慢慢得到解决。同时,作为学生,在这个教育体制一时难以改变的时候,应当尽量提高自己的抵抗能力,不要被它同化,尽量在题海中保持一个独立的自我,保持自己的兴趣和创造性,坚持理性与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