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媒体报道,江苏扬州一所小学,准备在今年秋天开设哲学课,并将其作为三至六年级的必修课,与语文、数学同等地位。这所学校的副校长认为,给小学生开设哲学课,是素质教育的新尝试。“教育改革以来,许多学校都在呼吁素质教育,但仍无法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学生所学仍以死记硬背为主,缺乏对‘人’以及‘人生’的独立思考。我认为通过哲学课和小学生聊聊人生,对孩子的成长有一定的启蒙意义。”(8月9日光明日报)
有责任心,敢于行动,这位校长的精神值得敬佩,但教育毕竟是百年大计,还应该再多一些思考,想想这样的行动是否符合教育规律,能否充分体现教育哲学的精神。在笔者看来,小学需要哲学教育,但不必开设哲学课程。
首先,心智开发不是学校单方面的任务,哲学课开得再好,也难以解决问题。
按照美国学者华特·B.科勒斯涅克的观点,“学习一词并不是如人们有时候认为的那样是正规的学校教育(schooling)的同义词,它倒是和生活一词具有共同的外延。”“我们很多最重要的学习是在学校以外的一些随便的,比较无计划的日常环境中进行的。”“儿童在学校里学习到什么,学习了多少,学习得好坏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他在其他地方——特别是在他家里——学习到了什么,正在学习什么或没有学习到什么。”学习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它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心智的发展。如果抛开偶然因素,抛开家庭、社会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将力量倾注在课堂教学之中,希望通过学校课堂教学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助力人的成长,是极不现实的事情。任何单方面的努力都是不科学的,难以奏效。
其次,小学哲学教育不是哲学课的任务,不开设哲学课,也可以解决问题。
要开发学生的心智,学校不能单方面行动,这需要家长、社会的配合与支持。如果一意孤行,就学校教育谈学校教育,那也要注意到,哲学教育需要课程标准规定的学科教学的相互支持。这是一种系统观,也是任何教育改革或教育试验的基础条件。学校已经开设了很多基础课程,那些老牌学科,无论语文、数学,还是社会、科学课程,在具体的知识授受、能力培养等过程中,就已经包含哲学教育,无需再新开一门哲学课,引导学生思考“人”和“人生”的玄妙问题。为创新而创新,开设哲学课,形式再好看,也只是拔苗助长,既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又增加学生的负担,妨碍学生成长。
不是说小学不能再开设新课程,校本课程开发要考虑是否需要,是否可行。小学没有开哲学课的必要。基础教育应该打好基础,自然包括哲学基础,但揆诸实际,小学生需要的哲学基础知识并不是玄妙的“人”和“人生”问题,而是了解自己的身体和家庭构成,形成基本的时间感、空间感、心理秩序和逻辑秩序。这些在基本学科的学习中可以得到满足。如果学校真想加强学生的哲学基础知识,可以结合具体问题,设计具体的游戏或活动,让学生在游戏和实践中,进一步强化自我和自我保护意识,强化学生的时间、空间、逻辑观念,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增强学习与生活的联系。
第三,小学开哲学课是唯课程论的体现,既违背哲学精神,又干扰课程改革。
当下的教育改革高度重视学习共同体的建设,强调家校合作,相关概念和命题已经深入人心,但就是很难落实。一遇到具体问题,还是局部思维,往往就教育而谈教育,就学校教育而谈教育。最后,将解决问题的希望都寄托在课程之上,渴望通过三级课程的建构来解决教育中的所有问题。
课程变成了万金油,任何教育问题的解决,都首先想到开设课程。似乎只要开设了相关课程,就能解决相关问题。这些年来,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未成年人的性教育问题,于是要求学校大包大揽,开设性知识课程。但是总结自家教训,借鉴荷兰等国经验,吵嚷、试验了不少年,还是没有开发出教材,无法正式开设相关课程。这不是教材的问题,也不是制度的问题,而是教育逻辑的问题。性教育有多少需要家庭教育来承担,多少需要学校教育来负责,才是问题的关键。唯课程论,是学校教育的自大,也是学校教育的无能。
今天我们讨论的哲学课程也一样。小学生需要哲学教育,学校也有责任推动哲学教育,但不能唯课程论。没有哲学课,通过历史事实特别是哲学史故事的阅读和聆听,通过时间、空间、逻辑观念的培养,照样能够进行哲学教育。一句话,通过其他学科的渗透,足以引导儿童接受哲学思想。再调动家庭和社会来推动哲学学习,才是真正的懂教育、理解儿童,才不会进退失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