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的气场真大啊!”我一出现,喧闹的教室马上安静了下来,一个女孩这样感叹了一句。 这句感叹引起了我对“教师气场”的思考。
到底什么是气场呢?气场是看不见摸不着但是能让人感觉到的一种精神和心理状态,是一种人格力量和行动品质,它能够感染他人于无形。教育是指向心灵的,“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颗心灵唤醒另一颗心灵。”因此,教育是需要气场的。
教育气场有很多种表现形式。一种是人在气场在,人走气场无,是一种没有什么教育价值的气场,这种气场让学生感受到的是压抑,是管束,是忌惮。以拥有这种气场为荣的教师,从行动到气质,都追求居高临下的状态,以威严迫使学生“就范”“听话”。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经常会看到,有的教室门口总会有几个学生朝老师过来的方向张望,一旦看见老师的影子,立刻向正在调皮喧哗的同伴们报告。老师来到教室,自然看到的是一派令人欣喜的祥和气象。老师走了呢?毫无疑问,转背就变天,教室陷入一片混乱之中。学生的行为习惯、自我修养,在这样的教育气场下是不被关注的,学生的精神成长也是被忽视的。
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一些班级总是安安静静规规矩矩,让人以为是教师摆出了一副威严的面孔待在教室里,却不曾想到教室里连老师的影子也没有。这时,是不是应该佩服这个班教师的气场呢?事情的真相是这样的,这位老师在班级里建立了严密的“特务”制度,埋伏了一些“眼线”,只要有学生不规矩,就会被打小报告,招来严厉的“惩罚”。原来如此!这样的教育气场是令人恐怖的。在这样的气场下,学生没有任何安全感,一举一动都如履薄冰,久而久之,学生会变得过于胆小警觉、慎言慎行,其后果也是十分可怕且可悲的。
什么样的气场才是教育所需要的,才是让学生真正受益的呢?记得我曾经带过的一个班级,孩子们与我每天都享受着学校里点点滴滴的时光,无论上课下课,在教室里举止有度自然大方,下课时出了教室就扑到我身上,冲进我的办公室,简直是“无法无天”了,但是遇到别的老师,会马上客客气气地打招呼、问好。他们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不可能是依靠“威严”的力量,那是因为我常常陪伴他们,用一颗同理心去理解他们,自己的言行也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他们。
这次遭遇“老师的气场真大啊”,引起了我进一步的思考:真正具有教育价值的气场应该是身教胜于言传,“润物细无声”胜于“令出必行”的威严,要达到的境界不是“不言自威”,而是“春风化雨”,让心灵得到润泽。有了这样的气场,老师在教室时学生是自由的,老师不在教室时学生是自然的。一个老师气场的优劣,在于他怎样理解教育,怎样理解生命成长的价值,用自己的气场向学生传达了怎样的教育信息。
一般的认识是,一个教师有了朴实的教育情怀和通达的教育智慧,就足够修炼出春风化雨的教育气场。的确,朴实的教育情怀体现的是真实与真诚,是对学生的理解——同理心是教育真正发生的唯一金钥匙,是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的基础。没有同理心,却以为自己爱教育爱学生,是把一厢情愿当成了心心相印,自己感动了自己,但感动不了学生。凡是拥有朴实的教育情怀的教师,都愿意用心走进学生的世界,读懂他们,理解他们,用同理心与他们相处,学生就会信任他,教师对教育的追求就会在学生身上得到积极的回应和展现。一个教师具有通达的教育智慧,必然是拥有了娴熟灵动的专业素养,能随时随地采取科学睿智的专业行动,既能使学生受益匪浅,心悦诚服,又让他们感到意味深长,回味无穷。具有通达教育智慧的教师在直接面对学生的教育行为中,能做到想学生所想,能科学地采取学生乐意接受、直达心灵的方式方法开展教育活动。这样的教育行动中既有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和尊重,又具有举重若轻的气质和风度,对形成春风化雨式的教育气场具有重要的作用。
教育需要感性之“爱”,还需要理性之“规”。人是群体中的存在,群体的和谐离不开规矩,遵守规则是社会正常运转、群体有序交往的基础。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懂得这一点,还要身体力行,在与学生的相处中凸显规则意识和契约精神,并用具体的行动对学生进行契约精神的启蒙。如此,春风化雨的教育气场才算基本修炼“圆满”了。
由于文化背景和社会传统认知的影响,很多老师濡染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思想意识,习惯于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面对和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容易将学生看成心智并不完整的“小屁孩”,结果将规则意识和契约精神抛诸脑后。例如,很多教师制定班规,单纯地从方便自己管理的角度或者自以为对学生成长有必要性,不征求学生意见,就单方面制定出来,张贴在教室里,要求学生不折不扣地遵守执行。契约精神的核心是“双方同意”,双方同意是保障人与人相处能够安全和谐有序的根本原则。遵守双方同意的契约,实质上就是对彼此独立性、作为平等“人”的价值的认可,就是真正的相互尊重。显然,教师单方面制定的班规,从一开始就将学生摆在被控制、被要求的从属地位,学生得不到尊重,心中就会不甘,当然不可能创造出春风化雨的教育气场。孟子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彼时的孟子在君臣关系上都强调契约精神,何况我们今天的教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