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六一是我们小孩的节日,能不能让我为自己的节日做一次主?”一个不满7岁的小女孩对妈妈说:“学校活动结束后,让我好好地休息一下,不写作业,也不练琴,更不要让我去画画,您和爸爸带着我去广场喂鸽子,滑轮滑,看草地,好不好?”
“让我好好地休息一下”,这个简简单单的愿望,却常常因为大人的忙碌甚至漠视而成为一种奢侈,甚至连六一节也没有例外。据《新京报》一项上千位家长参与的专项调查显示,导致孩子不快乐的因素中位于前三名的分别是“家里孩子太少,缺乏小伙伴”、“父母工作太忙,顾不上陪孩子”、“学习压力太大,作业太多”。
而我们有不少学校,名义上是为孩子过节,实际上却根本没有去了解孩子需要什么。那种名为孩子着想、给孩子快乐的演出,常常变成了一种折腾,真能给孩子的也往往是一种“被快乐”。 六一国际儿童节,顾名思义,首先应该是儿童的节日。可从现实情况看,儿童乃至家长往往成了过节的道具。有位国外的学者参加中国的儿童节,看到前面是一连串领导在讲话,不解地问:“怎么叫这么多官员来说话?”听了学校领导解释后,深有感触地说:“哦,国外是‘Children First’(儿童第一)。” 不是有家长说:“这过个六一,我都快烦死了,每天除了陪她写作业,练琴外,还得看她跳舞,周末还得陪着去学琴,画画,我都快累死了。”陪练的家长都快累死了,首当其冲的孩子能不累吗?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就不难理解,成都某小学生致信教育局长,要求不过六一节,因为孩子牺牲大量学习和休息时间的节目,到头来还是被枪毙,换了大人也很难想开,何况孩子呢?
稍可告慰的是,在《新京报》同一调查中,多数家长在回答“如何过儿童节,孩子才会更快乐”这一问题时,都选择“让孩子彻底自由一天,干自己喜欢干的事”、“带孩子去郊游”、“把选择权交给孩子,听孩子的”。最近有家长在网上呼吁放个“陪孩子假”,北京、广州和上海等地均有少数公司出现了“儿童节给有14岁以下儿童的员工放假半天或一天”的新福利。
然而纸上谈兵容易,谁又能保障儿童的快乐呢?还不是今天补习班,明天艺术类的培训什么的,其实大家比的不是儿童的能力,而是大人的面子。
我们都是曾经的孩子,都曾经拥有儿童的秘密;长大成人之后,却逐渐丧失了与儿童心灵对话的能力。因为“望子成龙”心切,我们把超负荷学习强加在孩子身上,带给他们无穷的压力。只有我们将孩子看成世界上最美的天使,才能唤回孩子们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