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邻居怪怨我,前几年他要给自己的孩子报名学习奥数,我一句话打消了他的念头,现在小学毕业了,要上民办初中,但上民办初中要考奥数,这可怎么办?
虽然,2013年教育部已经发文禁止奥数挂钩升学,义务教育也规定免试入学,且《民办教育促进法》第四条规定:“民办学校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可民办学校不但要考试,数学考试还有奥数题目,这明显是对规定置若罔闻——你要来上学,我欢迎,拿钱不说,奥数是一定要考的。这一次,我真要成了“千古罪人”了。
在国内奥数的热度始终未减。
2003年有过一篇报道说全国形形色色的奥数竞赛有一千多种,仅“希望杯”奥数竞赛每年参加的中小学生就有3000万。十多年过去了,这三千万奥数学子给数学教育带来了什么?真的值得大家认真思考!
2013年有报道说由江苏、北京的高考改革新方案引起了社会的热议。此时,有好事的网站发起所谓的网络调查,更有好事的网民为顺应某些心理需求,就出现了诸如“逾七成网友呼吁高考取消数学:买菜用不上函数”之类话题。高考数学命题也许是难度大了一些,但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奥数遍地开花,最终催生了一些学生对数学的厌倦。
这并非搞笑,也不是什么噱头,孩子们真的很厌恶数学。这已经不是我们曾经的读书年代,学生中间不乏总有一群数学爱好者,特别是对几何证明题情有独钟。记得插队的日子里,下雨天不能出工,有好事者,出了一道数学题,大家绞尽脑汁,有时候争论的得面红耳赤,最终哈哈一笑。回想这些题目,其中有不少是经典的奥数题目。
今天的学生大概是没有这种热情了。奥数竞赛,就是一场game,游戏而已,而今奥数已经不再是game,而是升学的砝码。
举办奥数的初衷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理念,并把这种发散性思维运用到其它学科上,这是非常有益的。但现在却成了中小学生的一种负担。到了周末本来可以在家里休息一下,轻松轻松,可是很多学生还要到奥数班开小灶,有的家长还要亲自陪读。
教育部虽然禁止奥数和升学挂钩,但这种活动的功利目的还在升级,小升初民办学校坚持考试,坚持考奥数题目,甚至公办学校的期中、期末的数学考试也参杂奥数的影子。有些题目不仅让孩子们目瞪口呆,更让家长们惶惶然,不知所措。
奥数已经违背了初衷,越走越远,走进了一个非常狭窄的胡同,这也是一些学者所担心的。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这样定性数学教育:“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这个标准对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并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个课程标准的首要目标是关注时代发展要求的同时关注人的发展。
什么是有价值的数学?什么是必须的数学?什么又是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买菜也许真的用不着函数,但生活中函数比比皆是,如想知道菜场的价格走势,这个函数取决于供求变化,两者都会影响市场价格。可见函数论既是有价值也是有用的数学。这就是数学思维和数学理念,要把这种思维运用到生活以及其它学科中是数学教学的根本所在。因此并不在于让学生去解答什么奥数题目,奥数的宗旨也不是数学教学目标的本身。我们不可能,更没有必要整齐划一的要求全体学生都成为奥数的优秀选手,况且奥数并不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面对这种状况,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家长已经到了该要冷静思考的时候。对于学生的培养要有所反省,不要把一些无用的东西拼命往学生脑子里塞,这样的后果是贻害学生的发展,得不偿失。
教育学者曾对学生阅读热情有过担忧,而阅读情况愈下的原因是阅读考试试题似是而非;同样的道理,如果为了重新激起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那就别再把奥数硬塞给所有的孩子,因为生活中并没有那么多似是而非的数学问题。奥数持续走热,不仅让其就此沦为升学的敲门砖,而且让更多的孩子们最终越厌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