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是谁剥夺了学生填报多所院校的意愿?

今年4月份,安徽六安市裕安区苏埠中学的几十名学生到寿县“玩了”一天,十几天后,就被告知他们都被位于该县的安徽现代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录取,不能再参加今年高考了。同学们觉得遭遇了招生骗局。记者调查发现,按照安徽省今年自主招生政策,如此结局几乎无法改变。(5月7日安徽商报)

我们姑且不去判定这些学生是不是被安徽现代信息工程职业学院骗招了,也不去揣测高校和学生就读的中学存在合谋。这次招生,确实存在许多不规范之处。而这样的结果,也远远不是学生没有认真理解招生政策所导致的。

我们必须认识到,不管招生政策作如何调整,最基本的招生程序还是有的。

首先是报名。从该事件中,我们看到学生都填写了一份《安徽现代信息工程职业学院2015年自主招生报名信息表》并签字。虽然如此,但我们仍然疑惑,即便是学生自愿地签了这份信息表,那么,填写这份《信息表》是否就意味着就报了名要参加该校的自主招生考试?如果是,按最基本的要求,报名参考一定要提供学生的身份证,有没有要求学生提供?如果这份《信息表》不能视作报名表,那么连名都没报,何来录取?

其次是填报志愿。即便是报名环节正常,也不是就此完成了所有工作,还要填报志愿。填报志愿是高考录取工作中十分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就读哪所学校,因此有着十分严格的程序和要求。在这次“学生被招生”中,我们不禁要问,是否有让学生填报志愿的环节?如果有,那就说明学生有就读高校的意愿,既然自己愿意,那么,被该校录取岂不是正遂愿吗?何来愤怒呢?如果学生没有填报志愿,那又何来录取一说?

最后是招生录取。从新调整的招生政策来看,“只被一所学校预录取不需要上网确认”。这似乎可以回答没让学生再自行确认的问题。但这个政策是基于“只被一所学校预录取”。而出现学生“只被一所学校预录取”的情况,显然不是仅仅“只填报一所学校”——从实际来看,也鲜有学生只填报一所学校的。如果这些学生不只填报了该校,那么有学生们还填报了什么学校?如果学生只填报了该校,那么,是谁剥夺了学生填报多所高校的意愿?

诚如有关方面的回应所说,“高考是件严肃的事情,全省有此要求的有上千人,任何人无权改变数据库录入资料”。但是,高考的严肃性不能仅仅止于“任何人无权改变数据库录入资料”,还应该有“任何人无权改变高招程序”。这次招生中,从报名到填报志愿,从考试到录取,有没有更改了程序?有没有废除了环节?弄明白这些,恐怕才是在事情发生后,积极面对的题中之义。

说白了,这样的“学生被招生”只是生源争夺战中诸多乱象的一个缩影,也是高校招生工作不够规范一个现实反映。从结果看,如果学生实在不愿就读,选择来年再考,那这样的“被录取”真正成了“损人不利己”。

外树形象,内练功底,用良好的校风学风,用严谨的治学来提高学校声誉吸引生源,才是我们所必须要努力的方向。

高考即将来临,如果我们在高校招生工作中,多一点透明,多一点公平。那么,每一次招录就会少一点质疑,少一点遗憾。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填报  填报词条  剥夺  剥夺词条  意愿  意愿词条  院校  院校词条  学生  学生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