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沈阳市一些上小学和幼儿园的孩子们手腕上多了一块远程监听手表。对于为何要监听孩子和老师的问题,有家长解释说:“新闻里总有老师虐童的报道,有了监听设备,能够监督老师的所作所为。老师知道有监听设备,也会有所顾忌”。(5月8日工人日报)
让孩子戴上监听手表,是把不信任的目光直接瞄准了教师,正如新闻所说,“老师心里很不舒服”。对此进行仔细、审慎的观察,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家长和教师之间的不信任情绪,甚至有不少家长潜在地把学校和教师当成了需要防范的对象,把自己的孩子当成了随时可能被侵犯的受害者。这是家长神经过敏还是现实教训的无奈之举呢?
先看看家长们采取这种方式的理由。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可以隐蔽地了解孩子在哪、说了什么、和谁在一起”,二是“万一被坏孩子欺负,事后也有个证据”,三是“对老师及其班级管理不信任”,四是“能够监督老师的所作所为”。这些理由折射出当下教师、学校与家长错乱的生存关系。这些理由反映出什么问题呢?
首先,“家长监听教师”是一种隐蔽的冲突关系显现,家长忌于老师报复孩子等后果,难以“明目张胆”地对教师和学校表达不满,只好采取隐蔽的、不为人察觉的方式,如“让孩子戴上监听手表”。放在新型师生关系构建和社会多元化大背景下,“家长监听教师”值得解剖,否则,有可能成为冲突爆发的导火索。
其次,传道、授业、解惑是人们对教师角色的定位,希望教师担负起引导和管理学生学习与生活的责任,促进学生发展。而“家长监听教师”,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教师忘记了自己作为引领者和教导者的责任。
此外,还反映出严峻的现实问题,那就是,教师殴打学生、辱骂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暴力对抗的事件频发,体罚学生的现象没有从根本上杜绝,部分教师不负责任的行为没有得到根本救治.如此种种,让家长对教师产生了怀疑情绪,对孩子在校安全充满担忧,不得已把教师放在了学生与家长的对立面。
这不仅严重影响教学效果,也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了负面影响。
“家长监听教师”给孩子带来一种隐性伤害——不信任老师,激发了孩子对老师的敌意,破坏了本应相互信任、真诚互动的师生关系。
消除这些负面影响,笔者以为,首先应从人性的基本特征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加以考虑,重新定位师生关系,抛弃教师权威中心和管理主义取向的师生关系。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性,维护学生的自尊心,避免学生对教师的抵触。其次,要引导家长参与到学校管理和教育活动中来,成立类似家长委员会之类的组织,加强家长与学校、教师的交流,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氛围。
最后,要消除师生的情感隔膜,家长、教师、学生要进行对话。对家长来说,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学习,也要体察教师的良苦用心,不能把教育孩子的责任都推给教师。
衡量教育好坏的根本价值尺度就是看是否有利于师生双方特别是学生的发展。既要看到“家长监听教师”是隐蔽的冲突,更要用信任来消除这种无形的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