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不少有媒体都报道了这样的消息:广西都安弄豆教学点因生源逐渐减少,现在只剩下老师蓝启飞和学生蓝孟源在坚守着。
“一校一师一生”的现象并非广西独有的个案,其他地区也存在着。笔者检索了相关报道,后发现,江西赣州瑶族双语小学的邱绍平、邱珍玉师生,金溪县后龚村小学的郑正印、龚严智芳师生也在演绎着同样的故事。这样的学校或办学点,虽仅有“一师一生”,但升旗、上课、活动、辅导工作样样不少,这些学校师生特有的艰辛可想而知。
另一方面,我们在感佩敬佩这些学校师生的同时,又不禁为他们的心理健康而忧虑担忧。郑正印老师的一段话则明确表达了这样的意思,他在为学生龚严智芳的成长而忧虑时说:“缺少同龄人陪伴,导致孤独感太强,这对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很不利。如果学生多一些,哪怕就多一个,这个校园也会更有生气。” 客观地讲,郑老师忧虑的问题在这类学校学生身上,都存在着。
不仅如此,在这类学校,不仅是学生,即便是老师,其的心理健康也不容乐观,值得关注。湖北省宣恩县天井堡小学也是这样的学校,赵国清是湖北省宣恩县天井堡小学天井堡小学唯一的老师,也是“校长”兼“伙夫”,他在天井堡小学这座“孤岛”上工作了一辈子。一次,他赵老师到另一所师生较多的学校去办事的时候,竟然像小学生一样涨红了脸,不知怎么开口。显然,尽管赵国清有时要履行校长的职责,赵国清但已不擅长和学生、家长以外的习惯在喧闹的场合与人打交道,。 尽管他有时要履行校长的职责。
有鉴于此,笔者以为,“一校一师一生”的心理健康现象是不容回避且必须关注的一个教育话题。如何让这类学校的师生虽身处偏僻之地,但心灵不孤僻,信息不封闭,眼界不局促,交流不阻隔?,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思考,都需要解答的问题,都要有对策。而,单靠这些学校或办学点的师生自我提升心理素质、和完善心灵家园,恐怕是很困难的。在这方面,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承担起应有的职责并为之给力。
2014年8月,教育部启动了《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的实验工作。“管理标准”明确提出“为需要帮助的儿童提供情感关怀”、“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科学开展心理辅导”,这些要求体现了国家层面对儿童情感发展和心理健康的关注。呵护心理健康,不能忘记“一校一师一生”。当我们为这些师生的执着和坚守而感动的同时,应该思考给他们的心灵送去什么。
而且,为“一校一师一生”的心灵给力,尤为必要和迫切。这也是教育公平均衡的必然要求。
如何去做?笔者不揣浅陋,思考如下:
笔者认为,这样的学校或办学点一般都在偏远的乡村。在其教学设施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应该给其提供比其他学校人均更为丰富的图书、报刊。因为师生人数少,这应该不成问题。让“一师一生”拥有丰富的精神食粮,让他们的心灵获得书籍的充分润泽和滋养。因为师生人数少,这应该不成问题。有条件的,应该给他们配备电脑并提供网络平台。另外,还要让“一师一生”获得比其他学校师生更多的培训进修和参与各类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打开心灵窗户,和外面世界想相通,让他们放飞思维翅膀与时代同频共振。不仅如此,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甚至也可以安排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老师,定期或不定期地到这样的学校或办学点,给师生做心理辅导。
十多年前,张艺谋拍摄了一部教育题材的电影作品《一个都不能少》。而今天,我们可以借用这部电影的题目来说,在“一校一师一生”的学校或办学点上,师生的心理健康一个都不能少。当我们为这些师生的执着和坚守而感动的同时,应该思考给他们的心灵送去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