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填报志愿盯着“大家都报的专业”谈何人生理想

一位远房亲戚的孩子在去年高考中考了598分,在全省理科中排2000多名,应该说是不错的成绩。可在填志愿的时候,孩子很担心,一怕志愿太高,录取不了;二怕专业选不好,将来找不到工作。

这个消息简直把我给搞晕了,我和他说:首先,你的这个成绩,除了北大清华复旦等几所名校之外,其余的像华中科技、大连理工、山东大学、天津大学、河海大学等任何一所学校,如果不过于追求专业的话,录取都不会有问题;其次,2014年安徽省计划招收的理科一本名额达4万多,二本6万多,加在一起差不多11万,如果2000多名都录取不了,或者都为将来的工作而担忧的话,剩下的几十万人还有活路吗?

最近几年,在帮助学生填报志愿的时候,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我有这个成绩,如果不去填报大家都去的那个专业,我就亏了。这样的观念,一方面说明了一些学生在专业选择上的盲目和狭隘——这包括那些高考成绩顶尖的精英学生;另一方面也充分说明了我们当前文化教育的极度功利。

早在几年前,就有学者对清华大学经管专业状元扎堆现象提出批评。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说:“很多学生连经济、金融都没分清楚就来了。他们模模糊糊觉得很热门、很好就选择了。”这还是因为,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大部分学生,包括一些优秀学校的优秀学生,读书时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临近毕业,也不明白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是什么,更不知道如何将自己的兴趣爱好与未来的专业选择乃至职业规划相联系。

十年前,我的一位朋友报考研究生的时候,被录取到国际法专业,以为自己毕业之后,就可以进入外交部,从事国际贸易等相关事务。考进了南京师大之后才发现,除了人大国际法专业研究生有这种可能,大部分毕业生至多进入高校做教师而已。诸如人力资源管理、计算机、英语这些专业的情形也大多如此,在前几年,这些都是分数奇高的专业

恢复高考已经35年,高校招生政策经历了几次调整之后基本稳定,知分填志愿就是其主要制度之一。每年高考成绩公布之后,每个学生的成绩能达到什么级别的学校和专业差不多能够确定下来。从理论上说,填报志愿应该更趋理性和实际,但时至今日,依然存在有的专业考生扎堆而有的专业却无人问津的情况。究其原因,一是整个社会崇尚物欲、奢华浮靡,而行业之间的待遇和福利悬殊,二者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二是眼前又遭遇扩招之后艰难的就业形势,学生在专业选择上更加短视与功利就势所必然。

英国哲学家A·N·怀特海说:“理想的消失是人类努力失败的可悲证明。在古代学校里,哲学家们渴望传授的是智慧,而在现代学校,我们降低了目标,教授的是学科。从神圣的智慧——这是古人向往的目标,沦落到学校教材知识——这是现代人追求的目标,标志了多少世纪以来教育上的一种失败。”理想教育的缺失,使得今天的年青人,从小为分数厮杀,毕业后为职位和俸禄奋斗,追求感官刺激,享乐至上,再也没有了指点江山的豪迈热情和风发意气。

今天的物质生活条件较我们的父辈富足充裕得多,但我们却普遍精神空虚,灵魂缺失。教育应该教会学生既懂得谋生又懂得人生,即满足学生对职业教育的需求的同时,也让学生看清长远的需求,心存理想,服务社会。人的一生是一个漫长的旅行,大学只是可以通过的一个站台,只要我们坚定理想并能矢志不渝地求索,那么无论在哪个站台,我们都会有无数趟列车可以选择,都可以送抵达目的地。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填报  填报词条  志愿  志愿词条  理想  理想词条  人生  人生词条  大家  大家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