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对于孩子们而言,好的童谣已成为一种奢望。许多成年人的言情歌曲时时充斥着他们的视听,如灰霾般玷污他们纯洁的心灵。多年前,曾经看过一幅漫画,画的是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手拿麦克风在演唱:妹妹你坐船头,哥哥我岸上走……看了之后,个中滋味,真是一言难尽。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首“让我们荡起双浆”的童谣,唱出了几代中国少年的心声,激励着祖国花朵们昂然向上地快乐成长。如今,即便进入老年的那一代人,再唱起这首童谣,依然青春依旧、童心不老。这就是童谣的魅力。
时下,多元文化的冲击,导致孩子过早成熟,失去了他们应有的童真。如何让孩子们找回属于自己的金色童年,恪守那份纯真无邪,让他们拥有朝霞般梦想,成为新时代教育的沉重话题。近日,笔者听了一节传统文化课,这节课让我发现了属于童谣的一片天空。
这节课的课题是清代进士车万育编写的《声韵启蒙》,节选了其中的一段:“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整堂课以“吟诵”的方式组织教学,边读边诵,边诵边唱,充满了韵律之美。当孩子们手舞足蹈、富有节奏地诵读时,一幅幅富有诗情画意的美景令人陶醉,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每一个孩子的心里落地生根。
综观这节课,以童谣形式将传统的“吟诵”引入课堂,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传统文化的感悟和丰富多彩的语言积淀,在学生们声情并茂的吟诵中完成。尤其难得的是,在这节课上,对于难度较大的李白诗作《将进酒》,通过“吟诵”方法,孩子也很熟练地背诵下来,而且表演得有声有色。诵读固然不错,但反反复复往往会让孩子们感到枯燥乏味。喜闻乐见的童谣改变了传统教育死记硬背的弊端,既让孩子们的学习不再枯燥,更让他们体验到传统文化之美。经典文化也在充满韵律之美的“吟诵”中进入大脑,滋养孩子们的心灵,成为激励他们快乐成长的动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