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教师,也是一位母亲。我的孩子现在上高二。前段时间我和孩子就所学专业问题发生了一些在我看来并不过分的争执:他想学美术专业,而我认为学美术不好就业,不赞同他学。不能否认,就业确实是孩子将来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做父母的一个任务,在我们做父母的看来,孩子不能顺利就业,就是父母没能完成好自己的任务。以前他每次提到想学美术,我和他爸都想办法把我们过来人的经验和身边人的例子,讲给他听,明示暗示的告诫他不要学。也许那时他还小,并没有特别坚持。但这次,他很坚定,争执之中,情急之下,他突然蹦出一句话:
“人说‘父母皆祸害’,果然!”
我当时听得心惊,拉住他非要问个究竟。这才知道,原来网上有这么一个小组。想着怎样的父母,能够让儿女痛恨成这样,好奇和惊骇之下,忙去查看。打开网页,一条条看下来,深受触动,不禁为有些父母的无知、无情、无趣感到震惊。这个小组里的每一位成员都有一段悲伤的经历,心灵上的伤疤竟然都是父母给的,他们互相倾听,也互相扶持,度过心灵的艰难时期。对于一些思考怎样为人父母的人来说,这些内容令人警醒。我看了很多讨论,每一条,都让我后怕。一些父母的言行,明显过于偏激,他们好像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孩子这个生命体本身的意义。
但是,这样单方面的倾诉,父母是不会知道的,也无助于亲子之间的沟通,除了缓解个人的伤痛,究竟有什么意义呢?这样近乎偏激的控诉,会不会伤害到一些善良的父母?毕竟,我们从这里看到的是当事人的生活片段,他们平时与父母相处的情况,父母对他们的评价和感受,我们是看不到的。如果那些辛苦的父母看到这样的评语,一定也会非常伤心。
对“父母皆祸害”讨论组中的那些话语,我无法冷眼看待,很多内容好像都离我不远。我甚至都怀疑,这些发言者中,有没有我的孩子,控诉我毁灭了他的梦想,打击了他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让他的人生变得灰暗?想到这里,我内心非常恐慌:我们这些做父母的,一番好心,用自己的经验和教训赢得的人生阅历,换来的竟然是孩子如此强烈的反感。我们错了吗?
这一句“父母皆祸害”,对我的警醒,竟然胜过了任何一种教育书籍和他人开导的道理。我想,我要慢慢学着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反思自己的行为,给孩子松绑,也给自己松绑。孩子如果一定学习美术,我们就遵从他的意愿,将来的教训和经历,都不是我们能够替代他的。
可是,我身边仍然有很多这样的父母,他们对孩子的抱怨及恨铁不成钢的情绪,影响着他们的家庭氛围。作为老师,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在提及他们的父母时,有着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感。我想,我理解那些父母,也理解这些孩子。可是,他们之间怎样能够互相理解?我们应该怎样给儿女一个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怎样不至于在辛苦养育儿女之时,还落得个“祸害”的骂名?为人父母的我们,究竟能够做些什么?
(作者系蒲公英评论独立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