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称广州“小升初”政策出台,多所公办外国语学校取消“面谈”环节,取而代之以“指标分配+电脑派位或抽签”的形式直接录取新生。据悉,此举意在最大限度地落实义务教育阶段的政策公平。
但这场看似“公平”的教育决策,却引发了不小的争议。比如,因“取消面谈”的影响,有学校向上级部门申请“另辟招生网站让有意入读的尖子生报考”,有的“努力争取面谈”,而有的则干脆表示“不面谈”。
显而易见,“面谈”的取消意味着学校招生自主性的彻底清零,其在历史上形成的办学特色、质量、口碑等,也不再能受到社会应有的尊重和支持。这对有追求、有理想的学校不啻于一次打击,而对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学校也乐得推脱责任,逍遥自在。虽然最终的录取结果尚未揭晓,但一场围绕“面谈”的危机,已悄然在种种博弈的推波助澜下形成了。
从教育行政部门看,注重“公平”当然是没有错的,但“公平”是否就等同于“吃大锅饭”呢?不惜拒绝“面谈”,而宁愿相信“指标分配”和“电脑录取”的冰冷数字,充其量只是在概率学上达到了“机会公平”。可这种表面的公平,对那些学习有天分而家庭条件不佳的学生,或是有对口深造愿望的家庭,都是一种打击。也就是说,在“机会公平”之外,还应有“结果公平”存在(即根据不同学习条件的孩子和家庭,实行定向的补助、提携、深造等)。只有两种“公平”兼而得之,孔子主张的“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才可能得到真正统一。
由此可见,只以简单的“机会公平”遮人耳目,而不识甚至不愿用“结果公平”对教育负责任,其实是一种庸政思维的体现。因为统一化、数字化的录取方式在操作上简便易行,在责任上一干二净,在政绩上再立新功,何乐而不为?
庸政思维的另一表现来自“避嫌”。也就是因担心被人诟病“人为操控”或“拼爹拼妈”而刻意取消“面谈”。实际上,只要增强操作的透明度和信息的公开度,“避嫌”一说本不足为滤,但事实上这类行径却年年发生。如此因噎废食的愚昧决策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动机不对称”。站在教育行政部门的立场看,为的是“方便”和“太平”,但从学校和家庭的角度来说,却关系到各自“图存”和“发展”。于是,我们就能从中理解为什么有学校恳求另辟路径单独招生,而主管部门却对之不理不睬。当权力部门缺乏“同理心”,缺少换位思考,甚至以非此即彼的“二元论”判断错综复杂的教育时,“面谈危机”自然不可避免。
所以,这场“危机”表面是对“面谈”是否取消的争辩,但实际反映的却是教育相关部门根深蒂固的庸政思维,可以说是某种教育隐痛。此次事件中,主管部门若能“主客并举”,计算机先予抽取(按一定比例扩大),既可保证“机会公平”;再进行面谈,家校互通,直至最终商定,又能确保“结果公平”。那么,“面谈”将成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长和学生四方共赢的方式,它的标签将从“不公平”华丽转身成“双选”的典范。
“危机”终将过去,但我们的教育行政部门应及早“去庸政化”,立足多元,善于倾听,打磨细节,关怀人文。唯如此,今天的“隐痛”才算得到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