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教育部官网发布《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提出,2021年高考命题要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查和引导。要优化情境设计,增强试题开放性、灵活性,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引导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
这让笔者想起了2017年“高考阅读打败原作者”事件。2017年,浙江高考语文题选取了作家巩高峰的短篇小说《一种美味》。作者在文末描述称,从锅里跳出来的鱼“眼里还闪着一丝诡异的光”,其中一道题目就是要求考生评析这个结尾。事后,该文作者被网友追问答案,一句“标准答案没出来,我怎么知道我想表达什么”的回应被媒体称为“高考阅读打败原作者”。
没有标准答案意味着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也提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教育命题:如何保证高考语文开放性阅读题评价公平公正?
对于文学作品阅读,我们常说“形象大于思维”。按照西方解释学的观点,文本的意义并不是作者赋予的,而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与作者共同建构的。无论是语文新课标,还是2017年高考大纲,都强调文学作品的“个性化阅读和创意阅读”,其价值就在于此。
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的《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要求,高考语文要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均在考试范畴。要求考生评析“从锅里跳出来的鱼‘眼里还闪着一丝诡异的光’”,意在考察学生的“鉴赏评价”能力,属于考纲范畴,不能算作偏题怪题。
值得思考的是,高考语文阅读题是否需要参考答案。如果只有一个标准答案,评分势必限入框框,如创意回答“雪花了变成了春天”被判零分一样,有失公允。如果没有参考答案,又会导致评判主观片面,同样有失公允。
作家巩高峰说,《一种美味》的主题是描写苦难,用的是反讽的方式,结尾突然逆转,意在提示“美味”的含义有表里两层:一层是鱼的美味,另一层是通过鱼未入锅的结局揭示“美味”之外的思考。
“欧·亨利式”的结尾最突出的特点是,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要评析这一结尾,就要思考什么是“出人意料”,什么是“情理之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是文学作品鉴赏性阅读的基本要求。为了鼓励学生个性化创意阅读,平时的阅读训练或考试可以不提供参考答案,但高考不能不提供参考答案。
多年前,笔者执教郭沫若先生的现代诗《天上的街市》时,针对文中的诗句“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提出了“‘那朵流星’的‘朵’字对不对”的问题。对此,有的学生回答:“不对,汉语是约定俗成的,星星的量词应当是‘颗’。”有的学生却回答:“这是词类活用,作者是说牛郎织女在天上的生活像花朵一样幸福美满。”两种理解都言之有理,都应当予以肯定,尤其是后者的创意表达更富有想象力,更应当充分肯定。
时下,依据教育部《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及《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提出的“一核四层四翼”标准,高考试题的命制要做到“四个有利于”:有利于育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地健康成长;有利于发挥高考指挥棒的正向作用,引导高中学校深化育人方式改革,发展素质教育;有利于高校科学选才,促进高校特色化高质量发展;有利于保证高考公平至上的原则,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
由此可见,评析“从锅里跳出来的鱼‘眼里还闪着一丝诡异的光’”这一高考试题,应当设置参考答案。对于考察鉴赏评价能力的试题,既要提出“答案不唯一,言之成理即可”的评分要求,也要从学生的视角多角度设计参考答案,作为评分的依据和参考。如果因为“个性化阅读和创意阅读”就没有参考标准,显然有悖公平,引发争议也就成了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