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扩散名校资源要把公益性放在首位

《半月谈》近日披露的“伪冠名”合作办学遍地开花现象,在网上持续引发热议。打着“名校附属学校”的幌子,开发商卖的是房子,名校收的是管理费,地方政府要的是税收和政绩,可谓是各取所需,皆大欢喜,其结果是抬高了房价、教育质量还是老样子。(2月24日 半月谈)

名校通过“冠名”合作办学等方式,扩散优质资源,增加优质教育供给,对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意义重大。但是,在名校资源扩散的过程中,有的名校和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公益性,把资源扩散当作商业活动,成为地方政府提高地价、开发商提高房价的重要手段,成为贵族学校的重要推手。

当前,名校扩散资源的主要形式是同房地产等社会资本结合,采取名校办民校的形式,向基础教育相对落后的地区扩散资源,其动机就是商业利益:房地产商通过引进名校,提高房地产的价值;名校通过扩散优质资源,赚取高额学费;地方政府通过引进名校,提高GDP,增加财政收入。名校扩散不再是社会公益活动,而是变成了逐利倾向十分突出的商业活动。缺少公益性的名校资源扩散活动,对落后地区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并无多大益处,有的甚至成为当地教育生态的破坏者和社会稳定的捣乱者。

为了提高社会影响力,有的名校办的民校利用政府监管不力的漏洞,采用违背教育规律的方法,片面追求升学率。比如,公办学校星期天、节假日不能补课,这些名校办的民校却可以堂而皇之地补课,通过打时间仗、题海战术提高教学成绩,提高升学率。教育政策在同一地区有不同的执行方式,严重影响了教育政策的贯彻落实。

还有的名校办的民校,用名校的名气,借民校的牌子,收取高额学费,然后利用资本和政策优势,用重金在当地学校挖名师、抢生源,致使本就不优的学校雪上加霜。这样的名校资源扩散并没有给当地带来更多的优质师资,只是让当地的部分名师、优秀学生做了一次转移,相对集中到名校办的民校,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引进一所名校,搞垮所有学校”的不堪局面。

名校资源扩散,不应该被资本挟持,不应该以追求商业利益为目的,而是要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坚持公益性的名校资源扩散,才是有效的扩散,才符合“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要求。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公益性  公益性词条  扩散  扩散词条  名校  名校词条  放在  放在词条  资源  资源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