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苏省南通市教育局下发《小学毕业生体质测试工作方案》,自2021年始开展小学毕业生体质测试,并强化测试结果运用:“测试成绩不及格的,不得颁发毕业证书。测试成绩未达良好的,不得参加评优评奖。”
将测试成绩与颁发毕业证书、评优评奖挂钩(以下简称“两挂钩”),目的是“倒逼”小学重视体育工作,但将“倒逼”之力直接作用于12周岁上下的小学六年级学生身上,妥当与否,值得商榷。
现今,一些地区小学生体质堪忧,督促小学重视体育工作,确是当务之急,但不能“急火攻心”,使小学体育少了该有的温度。有温度的体育,应该充分照顾学生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突出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注重其身心和谐发展。
“两挂钩”的做法实则是将应试机制引入体育教学,这样一来,“唯分数”的逻辑势必会演绎得淋漓尽致。这也将导致体育课教学内容单调化,进而导致学生对体育课失去兴趣,学生面临体质测试时的心理压力也会加重,反而不利于促进学生增强体质。
任何的教育治理,如果还有“顺推”机制可发挥作用,就尽量不要用“倒逼”办法。这一机制的“倒逼”之力不是施在小学体育各责任主体上,而是直接“压”到游离于责任链条之外的学生身上,显然不合理。
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要多从激发兴趣、培养责任感和荣誉感着手,用好“顺推”办法,这才是学校体育有温度的表现。如果学生毕业时体质测试未达到合格水平,学校和老师应为其提供个性化指导及帮助,并进行及时回访,而非因其体质测试成绩不理想扣发“毕业证书”或“剥夺”评优评奖资格,这样会使学生的心情跌至“冰点”,学校体育工作也失去了该有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