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每所学校都有若干个微信工作群,全体教职工群、教学工作群、科研工作群、学生工作群、后勤工作群、班主任工作群、教研组长群……由于工作群太多,一个小时没看手机就会有大量未读信息。为了不漏掉各工作群里的信息,老师们每天要花费很多时间查看群信息。
虽然老师们每天要花费数小时浏览各工作群,但稍不注意,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如重要通知等,就会被后续的上百条信息“挤”得很远,教师们必须“爬楼”才能把这些“干货”找出来。
按理说,工作群里每条信息都应是认真斟酌后才发布的“干货”,如果教师们要不停“爬楼”才能找到“干货”,说明群里的“干货”不多,大量的“水货”淹没了“干货”。
微信群里“水货”太多,找“干货”必须要“爬楼”,不仅浪费了教师的时间,还助长了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让工作群的质量和功效打了折扣。因而,要规范工作群的信息发布,多发“干货”,少发或不发“水货”。
让“爬楼”找“干货”现象不再发生,需摒弃凡事都要留痕的形式主义工作作风。调查显示,很多学校的群信息中,各种常规教学活动图片占据70%左右:某教师上一节公开课,要在工作群里发若干张授课时的照片;组织学生大扫除,要在工作群里发若干张照片;开一次主题班会,要在工作群里发若干张照片……摒弃凡事都要留痕的工作作风,教师们才能在群里快捷地看到“干货”。
让“爬楼”找“干货”现象不再发生,需要少发或不发“收到”二字。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当群里发布某项针对极大多数人的通知时,很多群成员看到通知后都会在群里回复“收到”。每人回复一条“收到”并没有太多意义,还会增加获取有效信息的时间。因而,少发或不发“收到”二字,对提高群信息的含金量很有必要。
让“爬楼”找“干货”现象不再发生,需要全体群成员摒弃喜欢刷存在感的工作作风。如果某项工作只涉及少数几个人,单独跟这几个人交流即可,没必要在群里@个别人。如果某人因其他公务不能参加校会,只需跟相关负责人单独请假,无需在群里@某负责人请假。对于个人的一些经验或成绩,应由学校决定通过什么样的形式分享给全校教师,而不是任由教师个人在公务群里分享经验。
工作群的主要功能是辅助和服务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工作效率。“爬楼”才能找到“干货”,不仅降低了工作效率,还增加了教师不必要的负担。为此,要对工作群信息减量、增质,让其回归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