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教育教学交流讨论的针对性,方便教师查找所需信息,很多学校都会创建各类微信群,例如:党建微信群、班主任微信群、教科研微信群、后勤微信群……微信群的建立,对教职工工作开展有着促进作用,例如:教师发现某处教学设施损坏,将照片上传到后勤微信群,后勤人员看到消息后就能快速维修,提高了工作效率。
但是,学校是传播与创造文明与文化的场域,并非所有的交流都能用直观的图片替代。笔者发现,在一些教科研工作群中,大家往往惜字如金,用图片代替教育教学的交流研讨,每天都会产生大量公开课图片、相关会议图片、教研组活动图片。例如,某教师上校级公开课,该项工作的负责人只负责在公开课现场拍若干张照片,然后在群里上传不少于3张的图片,至于这节公开课上了什么内容、上得怎么样、课后研讨和反思等事关公开课的本源问题却甚少交流。
那么,教科研工作群的群信息用图片代替文字,这种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
一是学校教科研管理能力不足。就教科研而言,真正的管理是教科研思想方法的引领,要通过管理让全体教师知道什么是教科研,如何进行教科研选题,如何开展真正的教育研究,如何研究出真成果,如何对研究成果进行使用和推广。如果教科研管理人员不具备这方面的引领能力,只能在形式上做文章,以大量图片作为工作成绩存档或上报上一级管理部门,而忽略本质问题。
二是受学校工作生态的影响。不可否认,部分学校的工作生态是以循规蹈矩为主基调的,教职工只要按部就班地备课、上课、开会、参加活动就可以了,不提倡公开讨论教育问题,不鼓励有思想深度的教师分享自己的理论观点。在这样的工作生态中,大家都谨言慎行,这种工作生态反映在工作群中就是少发或不发文字,用图片代替文字就成为优先的选择。
三是迎接上级检查的需要。当下,各种工作检查大多以审核材料为主,为了让材料更厚实、美观,图片就成了材料的重要支撑。做材料的人只需要用文字将一张张图片串联起来,就完成了一份“拿得出手”的迎检材料,而文字内容却需要深入的思考和较为严密的逻辑,相比之下图片无疑是迎检的捷径。
教研工作群应以分享教学方法、研究教育理论、化解教育难题、形成教育思想、促进教师成长、提高教育质量为宗旨,是学校所有工作群中思想含量最高,最有理论深度的工作群。建议尽量减少图片信息,增加必要的文字表达,才能让教科研微信群为教师们提供“教”与“研”的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