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新政出台后,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该何去何从,一时困扰着相关从业者,课程如何消化、人员如何安置、财物如何处置等问题也牵动着政府部门的神经。近日,教育等相关部门专门印发通知,就校外培训机构“营改非”优化登记流程、加快推进作出部署,各相关方悬着的心应落下了。(10月15日 央广网)
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营改非”是教育公平、普惠的内在要求。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转为非营利性机构后,享受国家扶持政策,按政府出台的指导价收取费用,不管对培训机构来说,还是对消费者来说,都是好事。要实现多赢,在推进“营改非”的过程中还需注意以下问题:
一要精准推动。“营改非”后,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不再以盈利为目的,不再向出资人、设立人或者成员分配利润,能够防止资本过度涌入教育培训市场。从长远考量,这是保证教育公平的重大决策。但就眼前来看,这也是最容易发生风险的环节。因此,相关部门要制定防风险处置预案和纠纷调处工作措施,有序维护各方利益,确保平稳过渡。
二要优化服务。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营改非”,涉及教育、民政、市场监督管理三个主体,在各司其职的前提下,要建立转登“一件事”联办机制,实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相关部门要职责明晰、配合到位、协作整合,简化换证、登记、变更等流程,一次告知、限时办结,让校外培训机构办理“营改非”少跑腿。
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营改非”是解决校外培训机构资本化运作问题的釜底抽薪之举,也是落实“双减”的重要一步棋。“双减”并非完全取消学科类培训,而是要差异化定位。根据教育领域深化改革的走向,大部分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出路在于,拥抱素质教育的刚需,扬长避短,弥补学校“五育并举”的不足,满足兴趣生、特长生需求。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校外培训机构方能找到用武之地,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