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取消中考分流”成为教育界热议的话题。以广东省政协委员、华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许旋为代表的支持一方认为,取消“中考分流”可以缓减家长焦虑,促进教育公平,给懂事较晚、成绩欠佳的学生一个成长机会。以教育学者沈乾若为代表的一方则认为,“分流”并非“淘汰”,上中职并非就是“断头路”,实施“中考分流”反而更有利于孩子的个性发展。
“中考分流”,是指孩子初中毕业以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成绩、发展志愿、家庭经济状况等选择就读普高或职高。在人们的印象中,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更广、更好,而中职、高职并不受青睐。
早些时候,由于普高资源不足,一些中考分数不高的学生选择上中职,在获得高中文凭的同时又学到了一定的技能。近年来,社会学历整体提高,中职乃至高职院校学生就学、就业没有优势,甚至受到了歧视。“普职比大体相当”政策实施后,部分家长产生了教育焦虑和教育恐慌,中考竞争也愈演愈烈。
不可否认,有的孩子开悟较晚,初中毕业还没有明白学习的重要性,若初中毕业分流到职高,就失去了一次重要的机会;有的农村学校教育质量低于城市学校,农村初中毕业生的学习成绩也低于县城学校毕业生,以县为主实施中考分流,对农村孩子不利;有的家庭把高考作为“阶层”跨越的途径,相信孩子再努把力就有创造“奇迹”的可能。从这个角度来说,“中考分流”确实不利于教育公平和个别学生的发展,普高后实施分流更为合理。
但也要看到,由于我国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时间较短,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还较大,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巩固九年义务教育仍然是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将高中阶段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围条件尚不成熟。
教育不能脱离所处的时代。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行业分类日趋细化,技能型人才尤其是高技能型人才越来越紧缺,为此,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校学生“低水平”“受歧视”的现象正在改变,普通高校毕业生参加技能技术培训的也不少见。
职业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基于此,我们有必要讨论以下问题:如何优化教育评价,让中考成绩不优秀但具备学习意愿、有潜力的学生继续读普高;如何发展中职教育,让接受职业教育的毕业生习得一技之长,减少就业、待遇之忧;如何探索区域化管理模式,适当缩小城市、发达地区的普职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