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实施后的第一个寒假,寄托了社会各界的浓浓期许。在不少人看来,“双减”式寒假带来的必然是孩子学习负担的减轻和家庭亲子关系的改善睦好,事实却并非如此,不少家长都面临着“作业少了,心却累了”的尴尬。
“双减”之前,寒假的主色调是,学生要完成学校和老师指定作业的“规矩约束”,还要面对家长选择的各类培训班的“充实”和代管,除了呵护陪伴,对家长的生活没有太大影响。“双减”之下,学生作业大幅度减少,假期书面作业等近乎于无,校外培训机构、辅导机构几乎全部叫停,自由时间大把增加,家长不得不增加监管陪护时间,还要想方设法解决孩子“少作业”和“无培训”状态下的无所事事状态,“喊起床”“规言行”“约其为”“督其作”“苦其心”成了家长的“一日常规”。
近距离的严格要求、无遮掩的指责批评以及“为了你好”的焦灼,致使家长和孩子关系紧张。一些不注意教育方式、缺乏沟通技巧的家长沦为了“恶妈妈”“丑爸爸”,时间一长,必然催生出“假期焦虑”和“育儿狂躁”。长幼冲突、矛盾对立、“狼爸虎妈”轮番登场,结果是孩子心累,家长心更累,这个充满期待的寒假也成了“负”减“心累”的“霜冻期”。
美好的“减负”花蕾结出亲子关系剑拔弩张的歪瓜裂枣,值得深思与警醒。如果不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家庭教育质量,还会影响亲子关系,无形中折损“双减”的成效,甚至会催生新的焦虑,最终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双减”之下的假期陷入“负”减“心累”的窘境,很难说是谁的原因和责任,这是教育改革转折期的阵痛产物。出现这种现象,一方面反映出家长素养的欠缺。家庭教育观念不科学,“我要孩子怎么样”的心态没有彻底消除,关注孩子成绩、忽视其身心健康的观念尚未转变,这才是家长“心累”的根本原因。
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学校教育的缺位。寒假期间,学生陷入无序状态,与学校教育缺位不无关系。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全覆盖的教育引导,是学校教育的责任,即便是在假期,学校教育也不能缺位,但内容和形式应有所区别。比如,假期开始前,学校和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对其进行个性化指导,帮助孩子合理安排假期,既可缓解家长的焦虑,还可帮助家长纠偏。另外,如果社会切实担起责任,面向学生开放场馆、开发特色课程、组织特色活动,让学生在假期有更多选择,这种状况也会有所缓解。
“双减”之下的假期陷入“负”减“心累”的尴尬,并非一家一户的矛盾,而是一种普遍现象,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如何改变这种现象,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形成育人合力,是相关主体尤其是职能部门需要研究的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