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是学校管理的重要角色,是家校沟通的桥梁,因此拥有过硬沟通能力十分重要。那么班主任如何进行有效沟通才能让家长理解、学生拥护,最终促进家校联动?笔者曾担任小学班主任二十载有余,为此笔者谈几点感触,供大家参考。
“沟通”是贴近学生心灵的手段,是班级管理工作的必备技能,但同样是沟通,同样是管教,有的班主任要么老生常谈,要么主观臆断,要么言辞激烈,尽管一片好心学生却丝毫不领情,有的班主任一说学生就心悦诚服,听从教导。笔者认为,班主任可从以下方面入手,有的放矢地提升沟通力。
其一,与孩子进行交流要尽量改变“说教”为主的习惯,“训斥”性话语要因地因事制宜。当下教学环境中,“说教”几乎贯穿了孩子成长的全过程,每周的例会、班会、安全教育等大多是“说教”式的,而且这种说教经常伴随着“训斥”。然而,在这种训斥压制的方式下,会让孩子产生心理反感,从而引发孩子逆反行为的发生。有经验的班主任会改变“说教”的方式,让说教的内容变成小故事、寓言,使孩子易于受到启发,起到教育的效果。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使用“强制力”解决。比如发现孩子有攻击和侵犯行为,危害自身健康或他人健康时。此时的垂直介入不仅能快速控制事态发展,也让孩子明辨是非,促使孩子自觉控制、调节自己的不良行为。
其二,与孩子进行交流善用“缓评价”,班主任的“疏导”要有助于孩子的心理诉求。比如有个学生近来经常迟到,如果直接问“你最近怎么老迟到?”这就是斥责,显示出老师根本不在意理由。如果换一种交流方式,询问学生“你最近常常迟到,发生了什么事呢?”就是一种“缓评价”的交流方式,它关注具体发生了什么事,而不是进行抽象的判断、定义,有助于老师接近事件的真相。也许这个学生遇到了麻烦,也许他最近有了新的想法,或者他在用这种行为传达某种情绪等等。孩子的心理及心智是在人际交往和互动之中逐渐学习和发展的,所以关注学生的心理诉求,及时了解他们的需要,教育才会真正地发生。
第三,与孩子进行交流要“蹲下来”倾听,善于“接纳”孩子的感受。在对孩子进行教育引导时,必须避免诸如打骂之类的体罚或变相体罚,要尽可能耐心地“倾听”孩子的感受,蹲下身来用理性的态度引导孩子,善于帮助孩子分析问题,使孩子获得启示与顿悟,从而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妥善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
“沟通”也是促进家校高质量联动的桥梁,是实现家校共育的关键。在面对具体问题时,家长的想法与教师的教育理念不一致的现象常有发生。比如有时家长把孩子之间的行为问题无限制地上纲上线,就会导致家长与班主任沟通不畅,因此班主任教师要能以儿童心理学、学校教育学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等专业知识为依据来实现权威且有效的沟通。
譬如两个孩子之间的“争吵磕碰”,其实不过是游戏行为的一部分。在校园里,孩子之间往往会发生矛盾,但转眼之间又会快乐地玩耍起来,是十分正常的现象。所以我们处理此类事情时,没有必要去“较真”,更没必要无限上升为道德行为而横加指责。如果造成磕碰或不大的伤害,教师尽量不以“法官”的身份来调解,而应心平气和地跟孩子交流,引导孩子设身处地去理解对方,最终妥善解决矛盾。
从儿童心理的角度来看,由于其思维发展水平还处于“自我中心”阶段,在考虑问题时,既不考虑他人,也不认同和接纳他人的意见。从学校教育学角度看,孩子的交往过错正是孩子探究同伴交往方法、体验交流方式的重要途径,是引导孩子学习获得友谊的重要契机。因此,在班主任与孩子的沟通中,家校双方都要把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放在首位,在儿童成长与家校合作之间架起共育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