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解决社会实践“荒腔走板”要“点准穴位”

进入暑假后,湖南长沙不少中小学生家长开始为实践性作业“焦虑”——既担心孩子完不成社会实践,又怕参与了没收获。有的甚至不惜找关系、掷千金,热衷于"收集"盖章,"帮"孩子走过场,让暑期社会实践变了味。业内人士提醒,学校和家长应正确引导,不要在社会实践中追求了形式的"末",舍弃了内容的"本"。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进行社会实践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核心素养、培养社会责任感的主要路径,社会实践毫无疑问是课堂的延伸。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双减”政策的推进,中小学拥有了更多的社会实践时间。不少地方的中小学生都利用暑期参加了广泛的社会实践,无论是走进乡村体验农耕文明的演变,还是到博物馆等场所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无论是在社区内陪伴"空巢老人",还是到影院观赏红色电影,学生和家长均在实践中感受到了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感悟到"社会就是大课堂"的魅力。

但在暑期的社会实践中,不少中小学生家长热衷于“收集”盖章,“帮”孩子走过场,让原本纯粹的社会实践化身为“盖章实践”,很大程度上减损了社会实践的功能,令人惋惜。社会实践"混个章,走过场",表面看是家长在教育理念上存在的偏差,内在症结则是教育部门社会实践活动在设计环节、考核层面缺乏系统性、结构性的部署。

需要明确的是,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组成部分,其成果是分析考察课程实施状况与学生发展状况的重要依据。要让社会实践真正发挥育人作用,避免社会实践“舍本逐末”的反复出现,需要“点准穴位”,采用积极有效的措施避免过度包办。

因此,要让社会实践活动真正从"本手"到"妙手",教育部门和学校不仅要强化对社会实践活动意义的宣传,对家长进行正面引导,而且在设计和考核层面要有所突破,认真把握《纲要》的核心要义,注重"过程性"和"结果性"的融会贯通,在中招、高招中加大综合实践活动的权重。要实现这样的目标,需要教育部门和学校发掘典型案例经验,并因地制宜地进行探索尝试,最终形成个性化解决方案。

实践出真知。作为学生的家长,更要适应“双减”的节奏,用一种理性的、科学的思维审视社会实践活动,用成长的眼光看待社会实践。不仅要鼓励孩子参加社会实践,也要遵从孩子的意愿,不可越俎代庖,过分包办,要根据孩子人生规划、职业规划来选择合适的实践活动,把实践的机会还给孩子,让他们在实践甚至试错中触摸社会发展的律动,在多元化的社会实践中汲取对人生有益的营养。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实践活动重在“实”,相信在持续的探索中终会实现学生综合素质、核心素养与社会责任感的整体提升。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穴位  穴位词条  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词条  解决  解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