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河南新郑三中女教师遭“网课爆破”后不幸去世事件引热议,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实际上,自各地实施网课以来,“网课爆破”事件就时有发生,甚至屡禁不止。
“网课爆破”,即外来侵入者进入网络直播间通过开麦说话、播放歌曲、刷屏霸屏甚至直播淫秽视频、辱骂师生破坏线上教学秩序,这些外来入侵者被称为“爆破手”。在“网课爆破”行为中,有些人纯粹是为了恶作剧,但因此也滋生了灰黑产业链。据调查,“网课爆破”除了黑客破解入侵外,还有“内鬼”的参与和帮助,一些学生因为不想上课,在社交平台寻求帮助,将房间号和密码外泄,“引狼入室”,搞恶作剧,捣乱课堂。
“网课爆破”行为严重干扰了线上教学秩序,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给很多师生带来身心伤害,有的甚至涉嫌违法犯罪。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网络课堂容不得所谓的“爆破手”胡作非为,未成年身份更不应成为“保护伞”。清除“网课爆破”毒瘤,必须依法严处、精准打击,坚决刹住这股歪风邪气。
一是以教治教,消灭网暴“毒种子”。未成年人参与“网课爆破”,本意是为了找乐子,实则是法律意识欠缺、道德品质丧失。学校及家庭要加强青少年法治、道德、网络安全教育,强化学生行为监管,引导未成年人认清法律红线,增强道德底线,遵守用网规则,提高网络素养,将网暴的种子消灭在萌芽阶段。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防范“网课爆破”技能培训,提高教师应对“网课爆破”的能力和信息安全意识。
二是以法治暴,架好法律“高压线”。“网课爆破”绝非简单的恶作剧,而是涉嫌违法犯罪的恶劣行为。相关部门要健全完善网络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网络暴力以及利用网络从事侵害行为的界定,并明确惩戒手段,提高违法成本,特别要明确未成年人实施网络侵害行为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对于恶意违法行为,公安机关应当立案查办,依法惩处,涉嫌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坚决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及背后的灰黑产业链。教育行政、网信等部门要出台配套线上教学规则,规范网络课堂,规范师生网络言行。
三是以管治乱,净化网络“生态圈”。治理“网课爆破”,重在防范,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要构建政府、企业、学校、社会多方协同的防控体系,政府部门要健全网络监管机制,完善网暴预警机制,加强涉暴内容识别、涉暴账号监管,提高及时发现处置网暴的能力。互联网监管部门要压实网络平台主体责任,充分利用技术手段防范“网课爆破”,如设置一键防护、一键屏蔽、一键举报等功能,及时修复漏洞,提升自身安全防护能力。全社会要自觉遵守网络行为规范,抵制网络暴力和侵害,提高网络素养和信息安全管理能力,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