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落地后,中小学生从校外辅导的内卷中解放出来。“户外”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同时也成为不少教育机构最新角逐的领域。9月28日,人社部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网上新闻发布会,经公示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后的新版职业分类大典正式面世。据统计,与2015年版职业分类大典相比,新版大典增加了研学旅行指导师等158个职业。
2016年,教育部等11个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研学旅行被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各学校纷纷开展研学旅行活动。但据笔者了解,很多学校开展的研学旅行活动只有旅行和参观,没有研和学。出现这种现象,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缺少研学指导。
笔者曾跟随旅行社参加了一次研学旅行活动,旅行社只负责把学生安全地带到目的地,学生到达后就忙着参观,参观结束后又乘车赶往下一个目的地,整个过程除了乘车就是参观,学生并没有太多收获。事实上,很多学校在组织研学旅行方面毫无经验,带队教师照顾学生已经很疲惫,又缺少旅游、研学等方面的知识,难以深入开展研学。从这个角度来看,设置研学旅行指导师很有必要。
研学旅行指导师应具备教育、旅游和研学活动策划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组织适合学生年龄段的研学活动,从业的门槛较高,但就媒体报道的情况看并非如此。只交钱不培训,考试发答案,发证单位五花八门……种种乱象不一而足。
作为一种新兴职业,由于职业标准不健全、政策法规没跟上,的确会给培训机构留下钻空子的空间,但研学旅行事关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不能让花钱买证的“研学旅行指导师”浪费师生宝贵的时间、精力和金钱,甚至会对学生产生误导。有关部门应及时组织相关领域专家研制行业标准,制定职业准入机制,引导研学旅行规范有序发展,确保研学旅行指导师名副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