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四部门印发《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实施方案》,该方案提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职业学校办学条件重点监测指标全部达标的学校比例,到2023年底达到80%以上,到2025年底达到90%以上。到2025年底仍不能达标的学校,要采取调减招生计划等措施。(1月18日 京报网)
今年8月教育部发布的《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白皮书》显示:全国现有职业学校8800余所,在校生达到2914.84万人。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规模虽大,却难以掩盖持续发展的诸多问题和困境。比如,职业学校总体办学基础相对薄弱,“空、小、散、弱”问题突出,中西部地区的一些中职学校办学条件还没有达到相关要求,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职业教育的需求。
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吹响了全国上下集中力量解决职业学校硬件建设水平不高问题的号角。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不仅仅是硬件建设问题。职业学校在对照有关标准和教学条件的基本要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还要在提升软实力上下足功夫,坚持硬件建设与内涵发展并重,实现“两手抓、两手硬”。
一是脚踏实地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全面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管理不规范、教学水平不高是职业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每一所职业院校都要在加强内部管理上下足功夫,要结合学校实际,积极探索适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需要的内部管理制度和保障机制、运行机制、考核评价机制、激励监督机制,不断提升改进学校管理理念、管理体制和管理手段,并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强化教学质量监控措施。要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着力在规范课堂教学、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学风建设上下功夫,积极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加大实习实训比重,持续落实职业教育国家课程标准、教学标准、实习标准等要求,确保学校常规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上台阶、上层次。
二是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通过引育并举的方式补齐师资短板。“双师型”教师不足、教师专业实践和教学能力不强,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之一。职业院校一方面要按照学校师资配备标准,用好盘活事业编制资源,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归属感;要稳定现有的“双师型”职业教师队伍,并通过全员培训、学习交流、结对帮扶、以老带新等举措,着力提升现有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和课堂教学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快人事制度改革,通过“编制周转池”“固定岗+流动岗”“设置特聘岗位”等方式,吸引优秀人才从事职业教育工作,推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与职业学校教师双向流动,为培养高技术技能人才提供师资保障。
三是以校企融合为特色,瞄准产业发展方向,超前谋划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需求脱节常常被诟病,职业院校要彻底改变专业结构布局不合理、重复低水平建设和专业设置不能很好地对接区域产业发展的老大难问题,要瞄准技术变革和未来新兴产业升级发展方向,以培养社会需要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以专业发展前景广阔、薪酬待遇优厚、就业率有保障的“高质量”就业为最终目的,依托乡村振兴政策和职业教育扶持政策,紧紧依靠院校的龙头专业,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布局,主动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动对接高端高新产业市场需求,主动对接当地需求,超前谋划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同时,还要积极鼓励企业参与学校改革,实现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提升职业院校服务地方和产业的能力。
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重要的人才和技能支撑。职业院校必须坚持硬件建设与内涵发展两手抓,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