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会海”是饱受基层诟病的顽疾,中小学里的各种会议也常常令教师烦扰,减少不必要的会议就是实实在在减轻教师的负担。如何统筹安排好各层级会议,考验着校长的管理智慧和管理能力。
一是尽量少开会。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认为:所谓会议,靠集会商议,是组织缺陷的一种补救措施。校长应当学会会议清单管理制度,列出一学期、一季度、一个月甚至一周的会议清单:必须要开且涉及全体教职工的会议,原则上要解决学校制度没有明确规定的重大问题或重大事项,或者现有制度已不适应学校事业发展,必须及时修订完善或废止更新。比如,当前各地中小学落实推进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就必须按规定召开教职工(代表)会议,修订学校章程等重大规章制度。
二是努力开短会。一些会议之所以遭人嫌,主要原因之一是会议冗长空洞。因此,开短会是提升会议效率的关键。开短会的前提是会议组织者和参与者要事先熟悉会议规则、了解会议主题(事项),要减少照章读文件、无事提要求、有话不明说的“无效”会议时间。会议主持人和发言者要尽量直奔主题、直面问题,定好举措,拿出办法。比如,中小学里常见的成绩分析会,校长应明确要求分管教学校长或教导处负责人提前汇总并准确分析数据,参会老师要做好学生个案分析或学科问题剖析准备,高质量的成绩分析会要弄清现状(优势和不足)、解决问题、定准目标,下阶段的工作安排具体到人到事。
三是多开“诸葛亮会”。多开“诸葛亮会”,就是要通过会议集中大家的智慧,鼓励与会者人人有思考、人人能发言,而不是校长“一言堂”。比如,参加教研组教研活动会议、年级组主题策划活动会议,校长要学会做倾听者,鼓励参会教师畅所欲言,激发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只有参会者都有诸葛亮意识,会议才能取得预期效果。
学校管理的方式和路径多种多样,会议只是其中的一种方式。努力消除不必要的会议和会议时间,把宝贵的时间留给必须召开的会议,应成为一项重要的管理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