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好书读评】教育该向何处变革

法国社会学家埃德加·莫兰的《教育为人生:变革教育宣言》一书,反思和审视了人类社会正在经历的危机,深入思考了何为生活、何为美好生活,以及教育之于生活的意义、如何面对生活中的不确定性等问题,对思考教育该向何处变革很有启发。

在作者看来,读懂教育的危机,须从教育的复杂性入手。作者认为,要承认人类所有的复杂性,充分理解他者与我们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学会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建立地球命运共同体意识,把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多种风险融入教育过程。

不可否认,教育正在经历一场危机。无论是传统意义上的校园文化、班级管理,还是互联网飞速发展之下的学习模式、师生关系,都在进行深刻重塑。长期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学生之间的歧视和暴力,社会高速运转带来的“超我”意识增强和教育功能弱化,都会倒逼教育发生转变。

在作者看来,教育危机的核心是育人危机,育人危机的核心是失败的生活教育。他认为,目前的教育没有充分地教授如何生活,甚至远离了生活,不仅将知识切得支离破碎,还将教育简化为社会专业能力的掌握,损害了教育促进文化再生的能力。

作者认为,美好生活的根本在于发挥自身的特质与能力,而不是和生活的舒适程度以及物质的享受程度完全关联起来。在他看来,美好生活不代表可以规避束缚与责任。此外,美好的生活还需要一定的合理性,处理好恰当的理性与激情的辩证关系。

为了应对生活中的不确定性,作者极力提倡有力的质疑和反思,不仅要对互联网时代的虚假信息、流言和谣言保持冷静,还要对失控的、无限的质疑及可能出现的偏执进行预见,做到对质疑进行质疑。系统、辩证、全面的思考,要以数据为依据,尤其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测评、测验、调查、研究结果。

对于人类的未来和教育的变革,作者认为归根结底要靠“理解”:“没有理解,就没有真正的文明”“互不理解不仅危害我们的私生活,还让整个世界为之痛苦”“人类之间的相互理解对于促进人的关系走出野蛮状态至关重要”“人性的理解总会使我们发现他人与自己的共性和差异”“被别人认可和实现个人梦想是人类最深层次的需要”“理解教育是教育的重要使命”……

在作者看来,人性不仅有冷漠,还有以自我中心、自我辩护、自欺欺人、推卸过错等缺点。所以,理解教育首先要理解自我,承认自己的不足和缺点,用“理解”开启“被理解”。

对学校而言,理解意味着鼓励更高水平的讨论和对话。在作者看来,教师应该践行并教授对话的伦理学,鼓励争吵的学生对话,教师和受教育者之间也要对话。我觉得,这种理解就是让教育管理者和教师、学生之间产生更为有效的沟通,从而突破管理体制的瓶颈。

在作者看来,教师的权威在于道德权威,体现为“在场”的力量。当言语能够引起他人的注意和兴趣时,权威就在无形中建立起来。我认为,这样的魅力和言语要建立在充分理解学生的基础之上,主动展现理解才能获得理解的回应。

基于理解层面反思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很有意义。正如作者所言,教师的个人使命是向学生展现仁爱和关注,不排斥愚笨和低能力者。一些教师之所以不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或者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一些学生,恰恰是自身理解能力和共情能力欠缺的体现。

此外,作者对认识的见解也很深刻。他引用笛卡尔的名言“错误的本质是不承认错误”来阐述对认识的理解。他认为,教育最大的盲点是“一直致力于知识的传递,但是对于人的认知及其机制、弱点、困难、导致错误和误解的倾向视而不见,也丝毫不关心让人认识什么是认识”。作者在引导我们重新确立正确的认识,主要是正确认识错误。

作者认为,有的错误可能并不是错误,只是受限于文化、规则甚至是一些错误指令。他还认为,错误能够反映学生的表现,不仅仅是知识层面的认知,甚至能反映生活的阶层或背景。作者还指出,承认错误才能克服错误,教师只有理解且带着善意审视学生的错误,让学生理解犯错的原因、知晓错误意味着什么,才能变令人惶恐不安的教学为令人激情澎湃的教学。在他看来,错误源于认识本身,人们之所以低估错误或者回避错误,根本原因在于把错误看作外在于认识能力的附属问题。

教育的变革不是宏大的叙事,而是植根于家庭、学校、课堂和师生之间的微小改变。《教育为人生:变革教育宣言》一书,勾画了一幅教育变革的图景,为每个与教育有关的人提供了思考的方向——认识美好人生,懂得理解他人,保持理性思维。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好书读评】教育该向何处变革  好书  好书词条  变革  变革词条  何处  何处词条  教育  教育词条  
教育评论教师管理

 名师更应该把课上好

有人说,“教师累,名师更累”。事实的确如此。普通教师只需要“忙里”——完成本职工作,即教育教学任务。名师既要“忙里”,还要“忙外”。所谓“忙里”,一是跟普通教师...(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