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学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需注意哪些问题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灌云高级中学的一个教室里传出一阵经久不息的掌声。这是该校的生态环境副校长秦绪伟为即将放暑假的学子们带来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秦绪伟以不久前多部委联合发布的《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十条》(简称“公民十条”)为主题,深入浅出的为同学们讲解了我国当前面临的环境问题以及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当做什么。时长近90分钟的教育课在动漫版“公民十条”的播放中结束,师生们意犹未尽,纷纷表示将身体力行,积极践行“公民十条”,用实际行动保护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副校长”是今年六五环境日期间,连云港市灌云生态环境局与教育局为推进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学校核心价值观和教育理念推出的一项新举措。根据工作安排,灌云生态环境局的5名领导班子成员分别被当地5所不同教育阶段、不同教育理念、不同办学地点的中小学校聘为“生态环境副校长”。受聘后,各位生态环境副校长要充分利用专业优势,制定相应教学计划,并定期前往学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活动,普及生态环保知识,传播绿色生活理念。

生态兴则文明兴,教育强则国家强。生态文明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青少年的生态文明教育尤为重要。近年来,如何将生态文明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成为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教育部门共同探索研究的课题。从此次生态文明教育课的效果来看,让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者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份子,这种做法值得各地借鉴。

笔者也曾受家中小孩就读的苏州市工业园区某学校之邀,给学生们上过生态文明教育课。课后,笔者还在该学校就如何更好地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以及学生们希望接受的生态文明教育方式,进行了走访调研。结合此次走访调研的情况,笔者对“生态环境副校长”教育模式提几点建议:

生态文明教育课要形式多样、寓教于乐。校园生态文明教育活动的对象大多是中小学生,枯燥的法律条文和说教式的大道理并不能提起他们的兴趣。灌云高级中学的这场生态文明教育课结束后,同学们反馈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动漫版的“公民十条”。笔者第一次授课时,用了大量的理论知识阐述机动车尾气污染的严重性,并未引发关注。第二次授课时,笔者直接把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车开进校园,对校园内机动车进行现场检测,辅以案例、图画,讲解机动车尾气排放的相关知识、规定以及污染防治措施,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课后,很多学生明确表示不再让父母开车送自己上下学,转而选择绿色出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生态文明教育课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兴趣,进而亲身实践。

积极对接、精心组织,力争全覆盖。学校教育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学生受到教育,还要通过学生对家庭、社会产生影响。成功的生态文明教育课往往会产生“教育一批学生,影响一批家庭,带动全社会”的效果,“小手拉大手”作用明显。各地生态环境部门要积极对接学校,着力推动校园生态文明教育课活动常规化开展。除生态环境副校长外,还可精心组织一线执法人员、环保志愿者等力量,出任生态环境班主任、辅导员、讲解员等职位,让生态文明教育惠及所有中小学。

定期组织开展社会实践。生态文明教育课传授的是知识,要将这些知识真正用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离不开实践。学校和生态环境部门要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如江苏省苏州市近年来坚持开展“河长制进校园”活动,组织大学生、党(团)员青年、中小学生代表实地参与到河湖管理保护工作中。当这些学生被任命为“副河长”后,他们第一时间承担起护河、巡河责任。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的环保意识显著增强。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生态  生态词条  哪些  哪些词条  文明  文明词条  开展  开展词条  注意  注意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