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日前部署各地做好冬季流行性疾病防控工作,保障师生健康和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明确师生不带病上课上学,学校对学生患病期间的作业可不做硬性要求。
10月以来,我国流感、肺炎支原体感染活动逐步增强,一些地方和学校也出现了呼吸道疾病明显增多的情况。其中,传染性强是本轮疾病的主要特点。在这样的现实下,教育部门明确提出“不带病上课上学”,凸显了对师生身体健康的关爱,也是对传染性疾病的科学干预。
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不带病上课上学”也是对一些现象的纠偏。不少儿童医疗机构经常出现孩子一边输液一遍读书做作业的现象,获得不少网民点赞。教师挂着吊瓶上课等现象也被津津乐道。另据杭州公安发布的消息,因生病两周住院一周欠下许多作业,妈妈让他两天补齐三周作业,浙江杭州一名11岁小男孩崩溃报警。这些情况之所以屡屡上演,源于现实中很多人对带病上课上学和康复后集中完成作业持理解肯定态度,认为这些行为体现了教师的敬业奉献精神和学生的顽强精神。康复后集中完成作业则多缘于学校的硬性规定以及家长和社会的认同。
无论是教师带病坚持完成育人任务,还是学生克服疾病按时上课完成作业,除了精神层面的意义,对教育教学和个体成长发展的现实意义并不大。一方面,疾病可能会蔓延,影响师生群体健康。另一方面,患病期间,师生身体状况不佳,会影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和课业的质量。与其坚持低质量的教学和学习,不如等身心恢复健康后再进行高质量的教和学。不管是从疾病预防角度,还是从人性关怀的角度,“不带病上课上学”才是理性选择。
当然,“不带病上课上学”“对学生患病期间的作业一律不作硬性要求”,师生必然会面临如何“补课”的问题,还可能催生学生为规避学习负担“装病避学”现象。因此,在实施教育纠偏的同时,还要制定科学理性的辅助措施,比如实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推行学业负担延伸消化制度等。同时,还可以通过教师调课、小组帮扶康复学生等措施,最大程度减轻生病对教育教学、学习成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