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前教育部新闻发言人、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表示:所有公开课、示范课都是把学生从教室里面拉到讲台上,甚至还要配合老师表演,这些都是对学生权益的侵犯。教学不是表演,应该立刻取消各类公开课、示范课。
这一建议在教师群体中产生强烈反响,再次引发关于公开课是与非、去与留的讨论。呼吁取消公开课的教师认为,公开课不应该存在,本身没有任何意义,且还有副作用。既然如此,为什么公开课没有被取消?存在即合理。这表明公开课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并非侵害师生权益的“祸首”。
教学不需要表演,但需要教研。公开课是教研课,是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抓手。因而,讲公开课已经制度化、常态化。公开课不同于常态课,具有导向和引领作用。一节公开课只有40分钟或45分钟,但准备一节公开课需要花费一个又一个40分钟或45分钟,反复修改教学设计,反复试讲,还需要借众人之力,组建一个少则几人多则十几人的团队,为公开课出谋划策,对公开课进行打磨。打磨的过程的确很“磨人”,但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教师成长没有捷径,公开课虽然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受益者不只是主讲教师,还有参与磨课和观课的教师,以及这些教师的教育对象——学生。
首先,受益者是主讲教师。每讲一节公开课都是一次历练,都是一次拔节成长。承担讲公开课的任务,并且能够从学校讲到县市区,再讲到省里乃至全国,是幸运之事。一路“讲”来,增长了见识,增强了信心。一路“讲”下去,便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主张,有些教师甚至“一课成名”。
其次,受益者是参与磨课的教师。把一节普通课打磨成精品课,助主讲教师成长、成名,参与磨课的教师在成全主讲教师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无论是教学目标的确定,还是教学环节的敲定,抑或是教学策略的选定,都是观点的交锋、思维的碰撞,参与磨课的教师收获的不是“一个苹果”,而是“多个思想”。
再次,受益者是观摩公开课的教师。公开课,特别是示范课,几乎都是优质课,有的甚至是精品课,或教学理念先进,或教学设计巧妙,或教学策略适宜,虽不能照搬,但具有借鉴和启示作用。有的公开课虽非精品,还存在诸多瑕疵,观摩教师如果能够批判地学习,把问题当教训,把课例当镜子,就能够减少甚至避免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类似问题。许多青年教师就是通过观摩其他教师的公开课、示范课等“照葫芦画瓢”,慢慢地站稳讲台、站好讲台。
最后,受益者是学生。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了,教学效率提高了,将会有更多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因此,学生是最终受益者。
不可否认,有些公开课已经跑偏、走样,功利化和表演成分严重,甚至有些华而不实。但如果因为公开课出现“病态”,就舍弃甚至取消,无疑是因噎废食。对于“病态化”的公开课,要保持乐观的态度和负责任的精神,为其把脉诊断、开方抓药,使之去功利化、去表演化,回归本来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