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的意见是,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同时也应该是首席企业文化官。此外,企业全体员工都肩负着建设企业文化的责任,但是,最好有合适的部门专职承担企业文化建设事务工作。 企业文化不能形成体系 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推动力,企业文化渗透并影响着企业管理、经营和人际关系等所有层面。但是,国内企业文化借鉴别人的多,自己独到的少;参照西方的多,融汇民族的少;口号形式多,主体精神少;能够在战略、策略和执行层面形成体系的更是凤毛麟角。企业文化无法形成体系,直接造成企业文化“虚化”,管理者和员工对之既爱又恨,都知道企业文化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有强大的推动力,可干着急,使不上劲儿。 随意性大与僵化并存 由于企业文化不能形成体系,缺乏经过整合的推进系统,导致企业文化的四个层次,形象、制度、行为规范、价值观缺乏一致性,进而导致企业文化不能转化为企业的管理行为。许多企业在文化建设上随意性很大,企业文化手册可以变来变去,核心价值观居然也变来变去,仿佛粉饰文字成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 但另一方面,当企业的生存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企业经营战略已经调整,或企业文化出现病态时,企业又没有对企业文化加以变革,麻木不仁,致使不良的企业文化侵蚀着企业的方方面面。 企业文化缺乏差异化 综观世界,优秀的企业都有着优秀的企业文化。企业又化本应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企业差别化战略的核心。但是目前在国内,情况却不是这样。根据我们的研究,国家间文化的差异多在价值观方面,属于实践方面的差异较少,但企业间文化的差异大多表现在实践方面,表现在价值观方面的较少。企业文化成为给人看的,不是自己用的,所以公众无法真切感受。比如:大家熟悉的IT行业,我们知道联想的创新文化、IBM的服务文化等,可是有多少人知道实达、长城、TCL、清华紫光的文化差异?
就像高露洁一样,在被收购后,由于收购方无法理解高露洁核心价值观的精髓而盲目变革,违反原有价值观行事,甚至导致供应商的集体反抗,从而使高露洁从此远远落后于竞争对手宝洁公司,再也无力追上。
因此,作为管理者,特别是高层管理者的观念和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企业文化中,管理者是企业利益的代表者,是群体最终的责任者,是下属发展的培养者,是新观念的开拓者,是规则执行的督导者。总之,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每一位管理者能否把握好自身的管理角色,实现自我定位、自我约束、自我实现、乃至自我超越,关系到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建设的成败。,
“减肥令”=企业文化?过胖扣钱或辞退给职工带来饮食压力,公司说这是企业文化 公司为树形象,向全体员工颁布“减肥令”,不达标者轻则罚没奖金,重则劝离工作岗位。过胖员工人人自危。公司表示,这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有关人士则称,“减肥令”非企业文化,侵犯了员工的身体权,如企业因此减发员工工资、劝退甚至造成身体伤害等,就侵犯了员工的劳动权利,要负相应的民事责任。 “减肥令”是为员工健康? 北京某电器城员工刘静(化名)日前投诉,去年4月份收到公司颁布的“减肥令”:5月1日起,身体过胖者将要受到处罚,第一个月是“带薪调整”,第二个月扣发一半奖金,第三个月扣发全部奖金,第四个月仍不达标将被劝离工作岗位。“过胖者”还有一个计算标准:身高(厘米)减去100,所得就是正常的体重公斤数。员工超过标准体重25%的,就属“过胖者”。刘静说,“减肥令”一出,她与公司里几个胖姐妹犯愁了,每天的话题都落在减肥上,非常苦恼。 据介绍,奖金是该公司员工每月的主要收入,占月薪的2/3,如果因太胖被扣除奖金,收入就大大“缩水”。为此,公司里不少明显“超标”和临界肥胖线的员工人人自危,有的员工甚至不得不每天蹬两三个小时的自行车上下班。刘静表示,她们现在连肉都不敢吃了,天天节食,吃豆皮充饥,因工作、精神、饮食上压力太大,员工整日疲惫不堪。 对此,该公司表示,体重是现代工作中影响工作效率的一个因素,从关心员工自身健康角度考虑,才制定了“减肥令”。因不达标被劝离岗、停发工资的员工,以后体重达到要求可以恢复岗位。而且,“减肥令”对员工“没有强制性”。 各家观点 “减肥令”作为企业创造文化、树立形象的一种手段,按企业所言其目的是为了员工的健康,其动机可谓“用心良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