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训调良马的造父取骥之乘匹献于周缪王,受赐赵城,以赐邑赵作为自己姓氏的造父,为赵世家的兴盛和繁荣赢得了一方水土。从赵衰跟随重耳出亡到赵盾专晋国政,从大夫屠岸贾诛灭赵氏一族到公孙杵臼和程婴扶立孤儿赵武,从赵鞅虽名晋卿实专晋权到知伯率韩、魏共攻赵之晋阳,从赵籍与韩、魏三家分晋到赵武灵王赵雍胡服骑射入秦自略地形,当是时,战国七雄中,以秦赵的强盛而使秦昭王与赵惠文王会于西河渑池。秦国经过商鞅变法日益强盛,能与秦抗衡的赵国至此也盛极一时。
是什么原因使“六王毕,四海一”,让秦王赢政最终实现了统一大业?缘起于秦赵两强倾国一战的长平一役。作为引子的韩国上党守将冯亭直接把赵孝成王置于风口浪尖,让其成为长平之战的始作俑者。
魏人范雎说秦昭王:“秦韩之地形,相错如绣,秦之有韩,譬如木之有蠹,人之有心腹之病也。不若收韩。”(《史记·范雎列传》)之后,秦国大肆攻城掠地于韩国。公元前262年,秦昭王派武安君白起伐韩之野王,野王降秦,上党道绝。《史记·赵世家》载:韩氏上党守冯亭使者告于赵孝成王:“韩不能守上党,将入之于秦。其吏民皆安为赵,不欲为秦。有城市邑十七,愿再拜入之赵。”贪婪的赵孝成王大喜曰:“发百万之军逾年历岁,未得一城,今以城市邑十七币吾国,此大利也。”平阳君赵豹劝阻主子:“韩氏所以不入于秦者,欲嫁其祸于赵。秦服其劳而赵受其利,虽强大不能得之于小弱,小弱顾能得之于强大乎?岂可谓非无故之利哉?”忘乎所以不自量力的赵孝成王认为:“人怀吾德,何谓无故乎?”洋洋自得地发兵取了上党。
秦昭王47年,秦使左庶长王龁攻韩,把姓了两年赵姓的上党收入囊中,上党的百姓逃往赵国。四月,秦将转而攻赵,赵使廉颇将,与秦兵相距于长平。秦因数败赵军,廉颇便坚壁以待,秦数挑战,赵兵不出。赵孝成王不悦,不断责备廉颇不肯应战。
秦赵于长平相持不下。诡计多端的秦相范雎阴使人行千金于赵国施行反间,说:“秦国谁也不怕,独畏马服子赵括将兵,廉颇易取,且降矣。”赵孝成王既怒廉颇军多失亡,数败,又坚壁不敢战,恼羞成怒后信秦反间之言,以赵括为将,代廉颇。蔺相如劝赵王:“王只听赵括的名声就起用他,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求胜心切的赵孝成王渴望着赵括能速战速决,帮他打败秦国,他心里想,不打怎么能知道是输还是赢?把全部希望托付给只知纸上谈兵的赵括后,对老将廉颇愤愤之余,谁也阻挡不了他求胜的决定,包括赵括的母亲。贪图小利又不能知人善任的赵孝成王又一次把赵国推入谷底,更不曾预见即将到来的邯郸之围。
赵括自少时就学习兵法,谈论军事,自以为天下没有人能比得上他。尝与其父奢言兵事,作为赵国马服君、名震天下战功赫赫叱咤风云的赵奢也难不倒他这个夸夸其谈自以为是的儿子,但赵括并不被知子莫若父的赵奢看好。赵奢还谆谆告诫其妻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将来赵国不以括为将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等到赵括被委任为大将将要出行之际,其母言于赵王曰:“括不可使将。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何如其父?父子异心,愿王勿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见赵王毫无动摇心意已决,眼睁睁地看着赵括斗志昂扬地走上不归路,万般无奈的括母只好请求赵孝成王到时如有不称,免去她的连坐之罪。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赵括虽自大骄狂,但其畏惧白起为将,所以秦王“令军中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乃阴使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王龁为尉裨将。赵括至,则出兵击秦军。秦军详败走,张二奇兵以劫之。赵军逐胜,追造秦壁。壁坚拒不得入,而秦奇兵二万五千人绝赵军后,又一军五千骑绝赵壁间,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而秦出轻兵击之。赵战不利,因筑壁坚守,以待救至。秦王闻赵食道绝,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