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高力士为何要害死李隆基宠臣

王毛仲就是参加了李隆基夺取李唐政府控股权,除掉强悍的太平公主而扶摇直上的立功将军,这个和高仙芝有相似身世的高丽人,这个能和皇帝称兄道弟令皇帝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猛人,最后还是摆脱不了高仙芝式的死于非命,果然是高处不胜寒也。

那么,曾经权势滔天的王毛仲又是如何被皇帝下了毒手呢?当然是因为私欲膨胀、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报应。所以说人有时候还是要“狠斗私字一闪念”的,不然的话就会容易变质变色。

话说老王获得了开府仪同三司的高职位之后,此时的他可谓是志得意满,眼睛生在额头上的骄傲样,谁也不放在眼里,包括“二皇帝”高力士,这个理所当然遭受别人忌妒甚至于群起而攻之。

原本他已是官秩层累升官比火箭还快,据说开府仪同三司之职,李隆基即位十五年来仅授四个人,包括姚崇、宋璟在内,既是最高虚职也有一定的实权,可以拟同太尉宰相开府授官,官当然是不能再大了,再大就骑到皇帝头上撒尿了。

反正老王不知是哪条神经充血太多短路了,有了那种位极人臣的官,却还缠着李隆基伸手要官,那时有点得意忘形找不着北的老王,居然硬要皇帝给个国防部长玩玩,可能从兵变起家的老王,也认为国防部长比什么开府仪同三司之职来得威风来得实惠吧,有兵抓在手,心里不慌张,总之就是要这个,让皇帝别无选择的样子。

呀,我说老王,你也太有性格了吧?指挥领导做事?你当李隆基是你亲爹啊,充其量你就是一个尽职的家奴而已,而且给你恩惠也大过天了,你还想把整个天给独占了?没事你玩什么兵权,是不是想变天啊?精明强干的李隆基越想越气,由此打上心结,以前的千宠万爱也到了要一笔勾销的临界点,两人的矛盾越来越表面化。

当然两个生死与共的好朋友闹成这样,也非一日之寒。

据说公元729年以前,福将王毛仲一直享受加官进爵的优厚待遇,因为他在李隆基前期的两次最重要的政治斗争当中(也就是与韦氏集团和太平公主团队的政治角力和较量),都担当了重要角色,并立下了汗马功劳,为李隆基顺利坐上龙椅确实是效了犬马之劳,这个也可以把他类比为李世民时代玄武门之变的尉迟敬德那样的角色,也难怪李隆基那时须臾也离不开十分机灵的他,想喝酒第一个要请他,一请就要通宵达旦,不见他就怅然若失,有如失恋的感觉。

可惜后来老王恃宠而骄,皇帝大红人嘛,当然谁也不放在眼里,尤其是他与典掌万骑的葛福顺(也是“713政变”的主将之一)结为儿女亲家后,两个超级军棍联姻更是如虎添翼,权倾天下,时不时还依仗自己的势力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权力确实是一味最猛的春药也。

比如说,曾有“马骑将军马崇正昼杀人”之事,对于这种疯狂行为,王毛仲不仅不办了他还意图包庇,引起一些正义之士的不满,李隆基估计也从大唐内参里读到了。不过当时还宠信老王的李隆基并不以为然。

后来又有一位叫齐澣的吏部侍郎向李隆基上奏说:“福顺典禁兵,不宜与毛仲为婚。毛仲小人,宠过则生奸,不早为之所,恐成后患。”这当然是最严厉的人品鉴定甚至于是犯罪指控了,居然也有如此明事理的硬骨头高官,盛世唐朝前期政治环境相当不错也。

听了关于老王的严厉投诉后,李隆基还坚定地表态说,“朕徐思其宜”。反正就是不想立即办了老王,慢慢来吧,后来进谏的齐澣副部长居然把禁中谏语泄漏给了大理丞麻察,以发泄不满,立马给自己招来了大麻烦。李隆基得知此事后,非常气愤,为了维护老王,立马下制道:“澣、察交构将相,离间君臣。”唉,为国家社稷操心,而被皇帝亲自下诏诬为“离间君臣”,黑白颠倒也就是如此离奇了,可见李隆基老王是如何的偏袒和信任了,几乎到了自污的程度,老王面子大过天也。

反正说了真话的齐澣被贬为高州良德丞,简直是无妄之灾,好心遭雷劈的那种,冤死了,所以说做好事也需要勇气啊,李林甫当权时就不会有这种敢干直言的好干部,这个以后再说。

当然,人不可能一生都走红运,倒霉时还会喝凉水也塞牙,王毛仲也不例外,他也会有透支好运气的时候,何况他又是一个劲把自己往火坑里推的样子。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高力士为何要害死李隆基宠臣  隆基  隆基词条  高力士  高力士词条  宠臣  宠臣词条  要害  要害词条  为何  为何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