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拒做皇帝 他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隐士 受万世景仰

   许由,字道开,号武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可称为“隐士”的人。

许由是哪里人?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上方乡有个许由村,据说是他的家。这个村的附近至今有一条小溪叫“洗耳溪”,便是许由洗耳的地方。许由有多大本事,有什么本事,没有人知道了。但能惊动尧帝去请他“禅位”,想必本事很大,名声很大,威望很高。

许由之隐,是因尧帝而成名的。尧是上古五帝之一,毛泽东曾有诗: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尧和舜都是代表大公无私的伟大人物,中国历史上许多典故都来自于尧。如“洞房花烛夜”,来自于尧与鹿仙女的爱情故事;诽谤之木,来自于尧的治政故事;夏至与冬至的由来,也来自于尧帝时制定的历法;围棋也是尧帝发明的,并将之教给儿子丹朱。帝尧的事迹,民间流传甚广,他在位时,自然灾害频繁,既有旱灾,又有兽灾,还有水灾。十个太阳的传说,就是他在位的那个时候。尧命神箭将军羿射落了九个,留下了一个,就是现在给我们适度的温暖不太冷也不太热的这一个。尧还率众杀死了九婴、大风、猰貐、修蛇、封豨等恶魔和猛兽,使天下得以安宁太平。

但尧最大的无私,并不在于他的执政,其最大的体现,在于他的禅让。他贵为帝王,却传贤不传子,这份无私的胸怀,不是普通人能办到的。就是尧,开创了上古禅让的先河。尧被称为唐尧,唐是什么意思?《白虎通·号》解释为“唐,荡荡也,道德至大之貌也”。唐是一个会意字,基本意是“大话、豪言、命令”,引申意为“道德至大之人所讲的话、发布的命令”,尧就是上古时期的“道德至大之人”。所以说,尧的访贤传贤是真心的,并不是虚假的做作。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始终认为,尧想禅让给许由是真心的。他老了,想让唐尧帝国千秋万代下去,首先得找一位象他自己一样的大贤之人。于是他出发了,走遍全国,去访他未来的“传人”,听闻许由之贤,便想让天下于许由。这个时侯,尧帝已经86岁高龄,但许由显然志不在此,他说:“匹夫结志,固如盘石,采山饮河,以求陶冶情操,非求禄位;纵情游闲,以求安然无惧,非贪天下”,意思是说,他隐居的目的,单纯为了“陶冶情操”,并非为了“奇货为居”,以待明主招贤。许由与后世的许多所谓“隐士”不同,后世的一些所谓“隐士”,隐居不是目的,只是以待帝王访贤的一种手段罢了。诸葛亮隐居隆中,刘备三顾茅庐,立马出山;“商山四皓”那么大岁数,隐居了大半辈子,最后也站立惠王之后,让汉祖刘邦吃惊不小。许由被后世尊为“隐士鼻祖”,并非浪得虚名,因为他是真隐。尧帝见请不动许由,退而求其次,请许由做九州之长。许由听闻,认为这是尧帝污辱他的志向,匆忙到颖水边掏水洗耳,后来这条河改名为“洗耳河”。

许由生活的年代,是史前时代,课本上叫“原始共产主义”时代。那个时侯,物质条件比较匮乏,但思想境界高深。许由隐居,自己耕田种地,典型农夫一个,自食其力。他没有自己的房子,夏天象鸟儿一样在树上筑巢睡觉,冬天挖一个地窑居住取暖。吃山上的果子,饮河里的流水。他连喝水的杯子和瓢也没有,手捧而饮。生活如此艰苦,但许由并未觉苦,反而自得其乐,他讲道义,守规矩,邪膳不食,邪席不坐,因此在民间名声响亮,因此才惊动尧帝寻访。后世孔子的弟子颜回,其境界为“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吃着一碗粗茶淡饭,喝着一瓢水,住在破陋的巷子里,人们都不能忍受这种环境而感到忧虑,可是颜回却不会改变志向,乐在其中。颜回的境界,早在颜回生活的两千多年前,许由就做到了。

其实许由拒绝尧帝,还有另一层为国为民的考虑。许由乃当世贤人,并不是一个傻子。他早知道,另一个贤人舜比他更适于接替尧帝治国安邦,许由拒贤其实是为了“让贤”。许由虽然德行高深,但治理国家的才能并不见得同样高明。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许由就是一位“知人者”和“自知者”同时兼备的“智”“明”之士。他担心如果自己接替尧帝管理九州,会引起尧帝的几个儿子不服,引起内乱,反而误了国家大事,让百姓受苦。相反,虞舜是一位德才兼备的人,相比自己更适于接替尧帝许由辞尧时说:“我年纪大了,需求无多,还是当个臣民吧!”。正因为许由辞尧,才成就了尧禅让舜的千古佳话,同时也成就了自己在历史上的隐士高名。

许由隐士之名,得到了后世的普遍尊敬。荀子赞“许由善卷,重义轻利行显明”,汉代以五岳配祀许由,世代供奉,《晋书》赞“昔许由让天子之贵,市道小人争半钱之利”,我们学习许由,非学许由之隐,学许由之高深境界也。在这个世界上,不只争名夺利的生活,还有另外一种生活境界也,这种境界就是“许由境界”。(陆弃 孙玉良)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万世  万世词条  隐士  隐士词条  景仰  景仰词条  中国  中国词条  皇帝  皇帝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