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毛南族的传统节日

毛南族

  毛南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山地民族之一。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毛南族人口为10万余人。大部分居住在以茅难山为中心的环江县上南、中南、下南一带,下南六圩是他们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另有少部分人分散在南丹、河池、都安等县。毛南族有自己的民族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没有文字。由于长期和壮族、汉族杂居,多数人能讲壮语和汉语,通用汉文。信仰佛教、基督教,崇敬祖先。

  毛南族自称“阿难”,意为“当地人”,说明他们是岭西的土著民族。与古代的百越、僚、伶人有历史渊源。史籍中曾先后出现过“茆滩”、“茅滩”、“茅难”、“冒南”等名称。岭南百越支系有地名与族名合一之俗,毛南族也是以地名族。解放后,称为“毛难族”。80年代根据本族意见改“毛难族”为“毛南族”。

  毛南族是岭南百越支系发展而来。唐以前的僚,宋元明的伶,是他们的祖先。据记载,今毛南族聚居的地区在唐贞观年间为思恩县地,属岭南道环州管辖;宋代曾为抚水州属地;元代属庆远路管辖;明正德元年思恩县属河池州;清代,思恩县属庆远府。光绪年间,在毛南族聚居地区设置“毛难甲”。“甲”之下划分上、中、下三“额”、“额”设“总团”。“额”之下设“牌”,“牌头”一般管辖十户。为了反抗封建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毛南族人民曾不断起来斗争。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毛南族人民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毛南族聚居区紧靠云贵高原东麓,溶岩遍布,青山连绵。中部是茅南山,东北部是九万大山,西北部是凤凰山,西南部是大石山区,林木苍翠,属亚热带气候,适合农耕畜牧。著名的特产“毛南菜牛”饮誉四海,远销香港、澳门和东南亚。毛南族聚居区被称为“牛粮之乡”。

  毛南族人民聪明、勤劳,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毛南族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相当丰富。毛南族民歌也别具一格,内容丰富。有男女青年对唱的情歌,喜庆嫁娶节日对唱的祝贺歌,有一人独唱、叙述历史故事和祖先来源的叙事歌等等。在手工艺方面,毛南族的编织和雕刻,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最著名的要数“顶卡花”(花竹帽),花纹图案极其精致,非常美观。雕刻的木质假面具,形象生动逼真。

  毛南族村落依山而建,毛南人以同姓同族聚居。住房一般是瓦顶泥墙,分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下层关养牲畜和堆放杂物,保持“干栏”建筑的特点。服饰与附近的壮族相似,男女都喜欢穿着蓝色和青色的大襟和对襟衫。妇女穿镶有两道花边的右开襟上衣及滚边裤子,留辫梳髻。戴手镯、银牌等饰品,尤其喜欢戴花竹帽。

  毛南族饮食以大米、玉米为主,高梁、小米、红薯、南瓜为辅。喜爱腌制酸肉,酸螺蛳、酸菜,是待客的传统佳肴。毛南族人民多礼好客,吃饭时不论客人大小,都邀其与长辈同座,并以自己最好的饭菜招待。毛南族人逢年过节、操办喜事,都喜欢做豆腐圆,作法是把猪肉(或牛肉)、干虾、花生米、大蒜、香菜、胡椒混合剁碎,加入食盐后拌匀成馅,用捣烂的水豆腐包上馅放在手中或碗里反复滚动即成圆状,然后放到油锅内炸熟。吃时放在锅里煮汤,味道鲜香可口,既是宴请客人的必备菜肴,也可作为礼物相互馈赠。在节日里,毛南族喜欢用开水涮牛肉待客,即按本地的习惯,在火塘上摆置一口铁锅,进餐时大家围拢在铁锅的周围,将生肉、生菜倒入沸水中涮熟,然后蘸配料下酒,这是毛南族民间最常见的宴请形式。

  毛南族和邻近的壮、汉族有共同的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重阳节,也有自己独特的节日,带有独特的民族风貌和色彩。毛南族的节日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必定祭祀祖先;二是多开展唱歌对歌活动。

毛南族放鸟飞

  “放鸟飞”,是在每年元宵节,是毛南族的传统节日。

  春节将到,毛南族家家户户都上山采集蒲叶回来,巧妇以菖蒲叶编制各种形状的鸟,如燕子、山鸡、鹧鸪等等,称之为“百鸟”。除夕清早,主妇往百鸟的腹中灌糯米,有的拌饭豆或加上芝麻馅。煮熟后,给家中的小孩每人一只,其余系以麻绳,用一根甘蔗将几十个串好,挂在香火堂前,头朝大门,表示百鸟归巢,家业兴旺。香火堂前,还摆上供品,有红米饭及果品,意在祈愿百鸟不吃庄稼,保证福来粮丰,瓜果累累。到元宵节,吹熄神灯,请下“百鸟”,扫净厅堂、神龛,全家就餐,以“鸟”当饭,食蔗解腻,名为“放鸟飞”,宣告春节结束,春耕开始。

  这个毛南族祭祀活动有个传说,元宵节“放鸟飞”是从小鸟姑娘那里传下来的。传说过去毛南山乡有位老法师,他有个心灵手巧俊美出众的独生女儿,擅长以竹篾和菖蒲叶编百鸟,人称“小鸟姑娘”。她与一个毛南族小伙子相恋,准备大年初一完婚。老法师想考验一下未来女婿的本领,在除夕那天让他把山上土地在天黑前都撒上种子,本该撒谷种(小米),但小伙子一着急,错撒成了糯稻种。老法师令其把种子全部拣回来,省得糟蹋了。这下可难住了小伙子,小鸟姑娘看到此情景,让未婚夫回家把他们俩人过去编的百鸟都用箩筐装来。姑娘对着编的百鸟吹了口气,又对小伙子说了几句悄悄话。小伙子把百鸟带到山上,这些鸟很快便飞出去拣回了所有的糯种。小伙子在天黑前重新撒上谷种。老法师一看高兴了,说:“过年让我们父女俩好好团圆团圆。正月十五再送小鸟姑娘去你家成亲。”从此,便有了“放鸟飞”的节俗。

毛南族清明节

  毛南族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毛南族“赶祖先圩”,又叫阴圩。凌晨,人们带上贡品,打着火把,到祖先坟地摆供,纪念先人创业功绩。

毛南族庙节

  “分龙节”又称“庙节”,是毛南族人一年一度的盛大传统节日。每年从农历的夏至之日起,按地支顺序,数到亥日即为上南庙节,数到辰日便是下南庙节。上南、下南是地区名称。

  节日里,毛南族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卫生,把屋子收拾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并买肉、买酒,蒸五色糯米饭和粉蒸肉。毛南族人从山上折回柳枝,插在中堂,把蒸熟的五色糯米饭,捏成小团,密密麻麻地粘在柳枝上,表示当年农家硕果累累,五谷丰收。给耕牛喂一份糯米饭和一块粉蒸肉以示慰劳。然后全家聚集在一起,举杯痛饮,欢度佳节。

  饭后,毛南族男女老幼身着节日盛装,用树叶包上无色糯米饭和粉蒸肉,装在漂亮的竹篮里,走亲访友,向亲友祝贺节日。青年妇女们身穿镶有花边的开襟上衣和滚边裤子,佩戴银牌和手镯等首饰,兴高采烈地带着子女和礼物回娘家,与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团聚,叙家常,欢度节日。青年男女则三三两两,邀约于野外对唱山歌,有的小伙子拿着花竹帽,找姑娘唱歌倾谈,如果彼此情投意合,男子便把花竹帽送给女子毛南族庙节(又称分龙节)喂牛折枝作为定情物,唱着“金竹节节稀,黑竹黑发光,花帽精又美,芙蓉配牡丹”之类的山歌,踏月而归。

  关于庙节的由来,毛南族的山乡有着各种传说:一说农历夏至后第一个辰日前后,降雨量有明显的不同,前时雨水均匀正常,后时雨水时晴时雨,容易出现旱灾,这是由于天上的“龙”布雨不均匀所造成的。为了祈祷风调雨顺,以保丰收,这天向天神祈祷,祈求五谷丰登。一说祭奠“三界公”。传说,毛南族特殊的饲养菜牛法,足由他们所崇拜的善神“三界公”传下来的。三界公小时家贫,为人放牛度Et。他有给牛画地为牢的本领,牛在他划定的圈内吃草,他自己去砍柴,两不误。某日他砍柴时巧遇仙人下棋,顿时入迷。仙人们吃蟠桃时分给了他一块,并邀他同回仙山。途中三界公见一山泉,脱口说:“此泉好洗牛肚涮火锅。”仙人们认为他凡缘未脱,令其回家。仙界一日,人间多年。他划圈放牧的牛已成了一大群。经观察,三界公认定了牛爱吃的几种草,从此便配以精料,改为圈养,并传此法给众乡亲。从“三界公”后,毛南族才开始饲养菜牛和使用耕牛,生产逐步发展,生活日益提高。毛南族人民为缅怀“三界公”的功绩,便于这天聚集在一起纪念他。因“三界公”生前喜欢吃菜牛肉,每到庙节,毛南族各村寨都要宰杀菜牛来祭奠他。世代相传,便形成了毛南族的庙节。

  如今毛南族家家都养菜牛,专供食用,不作劳役,成为毛南族的特产。毛南族的菜牛都是围栏圈养,牛圈干爽、避强光、很清静,夏防蛀虫,冬防受冻。菜牛的饲养方法很独特,喂的草上洒盐水以增加食欲。除喂草之外,还喂玉米、高粱、饭豆、红薯、南瓜等杂粮,并煮熟拌潲水喂食。同时毛南族对病牛有一套民间草药疗法,很多人家的园子里都种有草药。这是圈养阶段。第二阶段是“囤肥”,即把菜牛育肥满骨架。这个阶段喂牛的草很讲究,要在日出前割回来,草叶上要有露珠,且越嫩越好。中午和晚上毛南族还要各加喂杂粮潲水料,半夜再喂一次半生半熟的青草潲水。第三阶段是攻膘。每天除供给大量嫩青草外,毛南族还要给牛加喂泡发的小米及黄豆浆。待膘满肥壮才宰杀挑肉上市出售。肉呈粉红色,瘦中夹肥,层次分明,鲜嫩纹细,肥而不腻,煎炖烹炒,都爽脆可口,是牛肉中的上品,凡是吃过的人,都赞不绝口。

毛南族药节

  毛南族也过端午节,但节日的意义与汉族不同,民间称为“药节”。

  在节日这一天,男子上山采草药,把采来的艾叶、菖蒲、黄姜、狗屁藤等草药熬水饮用,或将这些草药剁碎加米磨成浆包粽粑,然后放在锅里煮熟即成,毛南族认为吃了这种粽粑可以解毒去病。为了驱病除邪,也研泡雄黄酒,每人喝一杯。毛南族老人们说这一天男人上山采回的草药,药效特别大,不管是人还是畜,吃了都可以除病驱瘟,还特别把采来的草药放在锅里煮,用药水给小孩洗澡。有的人家还吃蛇餐,煮时加上一些草药。各家各户还采来枫树枝插在大门边,认为可驱除各种妖风毒气。

毛南族南瓜节

  南瓜节和重阳节在同一天,毛南族叫“九月重阳”是毛南族的传统节日。

  在这个毛南族节日里,要给家中老人添粮补寿。子女们在这天置办几桌酒席于家中,请亲朋好友光临,来客都要带几斤细粮好米,或者新鲜水果。亲友送来的“百家米”要单独贮存,日后在给老人做饭时抓一些掺进自家米中。“百家米”吃完了,老人若未康复,还得继续择日搞“添粮补寿”仪式。这种风俗实际上是出于对老人的一片孝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道德及传统观念。

  在这一天毛南族要用南瓜拌小米煮吃,是“南瓜节”的食俗。这一天,毛南族各家把收获到家的形状各异,橘黄色的大南瓜摆满楼板,逐一挑选。村上的后生互相串门,给各家各户评选“南瓜王”。标准是瓜又大又重,又甜又香又绵,里面的子又多又饱满。待到众人意见基本一致了,一个身强力壮的毛南族后生举起砍刀,将“南瓜王”劈开。主家把瓜子挖出来,作为明年的瓜种。老人说:这样做,明年南瓜结得又多又大。然后把南瓜切成块放到锅里煮,加上小米,用文火煨炖。煮熟后,主家先舀一碗供在堂屋前,奉敬“南瓜王”,而后众人共餐同享。

毛南族中元节

  中元节是毛南族的传统节日,时间在农历七月十四日,实际在农历七月初七就开始了。

  这一天,天刚刚亮,主家就拿一根尖头扁担,下头插在大门石阶梯的泥地里,上头放一顶竹笠,中间束一把草(或树叶),而后烧三炷香,毛南族说是给祖先回来拴马的。从这天起祖先就回来了。

  十五日早上,毛南族要送祖先“回家”,杀鸭供奉。就餐后,把从初七至十五早上烧的钱纸灰,用两张芋叶或竹壳包好,用一小根竹片装成小担子,即公奶的钱担,送到村头界外或小溪边,表示送祖先“回家”(即回阴间),节日宣告结束。十五日,毛南族禁忌小孩到溪边玩,怕在路上碰着祖先把孩子“带走”。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毛南族的传统节日  毛南族  毛南族词条  传统节日  传统节日词条  毛南族的传统节日词条  
茶文化茶文化

 酒后饮茶 小心伤肾!

茶是千家万户常用的饮料,亦可说它是健康的饮料,但酒后尽量不要立即饮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酒后饮茶的危害作了明确的表述:酒后饮茶伤肾,腰腿坠重,膀胱冷痛,兼患...(展开)

茶文化少数民族节日

 德昂族做供

 德昂族“做供”的日期不定,一般是根据村社或个人的资金积累情况来决定的。三五年举行一次,每次时间为两日。每户信徒或村寨集体都可以主持做供。若是全寨性集体做供,则...(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