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是“夏至”节气。“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7") ,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越长。夏至以后,阳光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昼日渐缩短。故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
夏至是中国最早的重要节日之一。清朝之前的夏至日全国放假一天,回家与亲人团聚畅饮。宋朝《文昌杂录》里记载,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辽史·礼志》说:“夏至日谓之‘朝节’,妇女进彩扇,以粉脂囊相赠遗。”彩扇用来驱热,香囊驱蚊子抑臭。这一天,各地的农人忙着祭天,北祈雨,南求晴。《荆楚岁时记》中记述,长江中下游正值梅雨季节,人们在夏至这天,把用菊叶烧成的灰撒在农作物上,预防病虫害。又记有:“六月必有三时雨,田家以为甘泽,邑里相贺。”可见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已对此降雨特点有明确的认识。民谚有“夏至雨点值千金”“不过夏至不热”“夏至三庚数头伏”之说。夏至虽说明炎热的夏天已经到来,但还不是最热的时候。唐朝诗人刘禹锡曾巧妙地借喻这种天气,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著名诗句。
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总称伏日。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入伏后是种秋菜的季节,民间有“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能种荞麦”之谚。
谚语云:“嬉,要嬉夏至日;困,要困冬至夜。”因夏至是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夏至日,有的人家要在家中祭祀祖先,称作“做夏至”或“做夏至羹饭”。这是全年“四季羹饭”之一。此时,在农村麦收已完,新麦上市,早稻也插种完毕,所谓“夏至关秧门”,农事略有空闲。为此,多举行新麦品尝活动。还有一句“冬至麻团夏至面”的谚语,夏至吃面是比较固定的风俗。农家除了吃面,大多还要吃“麦糊烧”,这是一种用面粉调成糊状,在锅中摊成极薄的大饼,也含有尝新的意思。尝新之后,还分盛两碗,一供灶司,二祭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