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寒食插柳

  寒食习俗又一标志是家家要插柳。寒食插柳历史悠久,南北朝时期梁宗慎所撰《荆楚岁时记》里便有“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的记载。

  柳为落叶乔木,阳春始发,枝条柔韧,叶似春风裁剪,枝干倒顺插土皆可成活。俗言“无心插柳柳成荫”,说明了柳树极具旺盛的生命力。此外,苏拭《物类相感志》中还介绍说:“清明核p条可止酱醋潮溢。”

  由于柳是寒食节的象征之物,历代诗人在寒食节期间的咏柳作也丰富异常。唐诗人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曰:“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大堤欲上谁相伴,马踏春泥半是花”;唐代李商隐《柳》诗曰:“溺桥已攀行客手,楚宫先聘舞姬腰。清明带雨临官道,晚日含风拂野桥”;宋代大文豪苏拭《咏柳》作中有“长恨漫天柳絮轻,只将飞舞逐清明”名句;宋代方岳《柳》诗曰:“粥香扬白清明近,半挽柔条插画榴”;金代诗人吕中孚《柳》绝句曰:“风外丝丝裘绿烟,轻花初破不成绵,却嫌官路逢寒食,恼乱离愁似去年”;明诗人黄世康《新柳篇》句曰:“离亭欲折未堪折,昨夜回风复回雪,黯黯妆成寒食天,统统怯近清明节”……此外,宋代词人仲殊、曼几道、柳永、方千里、陈允平、周邦彦、吴文英等词作中也有寒食节咏柳不俗之作。

  寒食节为什么要插柳,各地说法很不一致。按宋代赵元镇《寒食》诗作和湖北《安陆府志》、广西《怀集县志》中说法是为了“纪年”;河北《宣化府志》、《永平府志》中的说法是怕人生衰老,“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白首”;天津一带则流传有“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的民谣;北魏贾思朋在《齐民要术》里的说法是“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人家”;唐代段成式在《酉阳杂组》里说是“戴之可免蚕毒”;广东《雷州府志》及河北《冀州志》中说是为“明日”、“防盲”;湖北《应山县志》说是“采柳枝供家神”;《南昌府志》、《镇江府志》、《风阳府志》中说是“谓之辟邪”;山东一些县及河北水平地区是“为了迎元乌”;苏州府《嘉定县志》说是搞“闹春”;晋省《榆社县志》中则是“各家以柳条在屋乱摔,谓摔蝎子”;《古文释义新编》中则说是“为介之推招魂”。

  缘各地习俗不一,寒食清明节插柳的地点和人身部位也干差万别。福建《兴化府志》中说是“门皆插柳,亦插于首”;广西《南宁府志》中说是“亦载之头,或系衣带”;广东地区一些县谓之“折柳悬于门,并插两鬃”;安徽《和州志》的记载是“插柳寝灶间,前后数日”;四川《嘉定州志》则说是“首插柳枝,又瓶贮献于佛神”。在其他府、州、县志中还有“插于榴”、“插柳于坟”、“男女佩戴柳枝”、“儿童管柳”、“折柳枝标于户”等说法。

  另外,安徽、苏州等地方,寒食节还盛行戴莽花、佩麦叶来代替柳枝与柳叶。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寒食插柳  寒食插柳词条  
茶文化茶文化

 茶和免疫系统

 冬天带来了庆祝活动和假期,但对于一些人来说,由于感冒,流感或其他相关疾病,也可能是一年中可怕的时间。  但是,您是否知道可以用茶来减少生病的机会?至少,将减少...(展开)

茶文化茶具

 每日一禅:石墩之下

我的一位朋友偶遇禅师。他真诚地向禅师请教问题:“我在原来的部门干了很多年,对这个部门有了感情,工作成绩也不错,可是我一直弄不明白,为什么后来上级会把我调到另外一...(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