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烧纸钱

  大量考古资料显示,从新石器时代开始起,古代墓葬陪葬品很多都是日用品:这说明一点,在古人的生死观点中,人死后灵魂不灭,会到一个称之为“阴间”的神秘世界去,在阴间亡魂仍过着与人世相同的生活,还是有衣食品住行等各种日常生活的需求,而这都应该由阳世子孙来供奉。古人相信,作为丰盛祭品的交换,祖先就可以保佑自己的子孙。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金钱奔忙,想象中,阴间也必须使钱花费吧。因此,在扫墓习俗中自然而然诞生了“纸钱”:

  纸钱,古称寓钱、褚蹈(格,一种可以做纸的树,代指纸锻、钱串)、阴钱、拟钱等。纸钱可以溯源到远古人类以真流通货币随葬的习俗。1976年,考古人员在甘肃玉门火烧沟的新石器时代墓就出土有海贝,贝是上古的流通货币。据《汉书·张汤传》记载:“会人有盗发孝文园瘦钱。”如淳注曰:“瘦,埋也。埋钱于园陵以送死也。”瘦钱,即埋入墓中陪葬用的钱币;“瘦钱”最早不仅仅用于陪葬死者,也用于祭把天地。如《诗经·大雅·云汉》中提到的一次求雨仪式日:“上下奠废,靡神不宗。”许恐注云:“上祭天,下祭地,奠其币,瘦其物。”(徐激《诗经广访·大雅》)《新唐书》认为以纸钱代替真钱始于王与,王与是“祠祭使”,类似皇帝的专职巫师。《新唐书·王与传》曰:“汉以来,葬丧皆有痉饯.后世里俗稍以纸寓钱为鬼事,至是酶乃用之。”但是据文献记载,自魏晋以后就有纸钱习俗。封演在《封氏闻见记》卷六中就说:“纸钱,魏晋以来始有其事。”总之.纸钱之俗或许在唐前已经出现,但是大量使用却始于唐时。

  纸钱的形式也非常多。唐朝即有为了追求仿真的金色纸钱。唐人唐临《具报记》卷中云:“鬼所用物,皆与人异,惟黄金及绢为得通用:然亦不如假者,以黄色涂大锡作金,以纸为绢帛,最为贵上,”现在这种涂了金色或者银色的纸钱仍然在民间使用,俗称”锡箔”。除了金色纸钱外,唐代还有“素钱”,有学者推测“素”在古时本有专指,是一种纯白丝织物,冈而这里的“素钱”有可能是使用丝织品制作,也有可能就是“白纸钱”:五代时纸钱有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印有文字的纸钱:后世印有《往生咒》经文,被称为“往生钱”的纸钱当源于此。纸钱的制作方式主要有四种,或者折叠,人们将金银纸折叠成元宝纸棵状;或者剪凿为钱形;或者印有各种图案或者文字的纸钱,晚近更有模仿纸币的真钞,均为巨额面值,上书“天堂银行”、“具国银行”、“地府阴曹银行”等字样,不焚烧,有的则要焚烧。前者主要与寒食节禁火的习俗相关,一般称为“挂纸”、“挂青”、“挂钱”或”压纸”等:张籍〈北邝行〉诗云:“寒食家家送纸钱。乌鸢作窠衔上树。”薛逢《君不见》诗云:“清明纵使天使来,一把纸钱风树抄:”都描述了漫天如雪、只送不烧的纸钱习俗i《鸡肋编》卷上云:“寒食日上泵,亦不设香火,纸饯挂于茎树。”顾禄《清嘉录》卷三云:“其有挂于墓者,则彩笺剪长缕,俗呼挂钱,亦曰挂墓。”也就是说用金银箔叠成的元宝、锞子,下缀彩纸德,或内纸剪成的饯状纸钱则线穿成串,或者彩色纸带等,挂在坟前或者坟边的树上。俗称“挂青”或者“挂钱”。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此风俗,据《越超厅全志》记载.凉山彝族地区在”清明前十日,富宅杀猪宰羊,挚担提盒,邀请宾亲男女持香帛告墓,猜拳行令,尽一日之会而回:墓上树长大纸钱一树。谓之,旺山钱’:贫者亦以香帛酒醒扶老携幼至墓酬奠,亦出旺钱一树,谓之。挂素钱”,。除了“挂钱”以外,还有一种坟头纸也是非常重要的。祭相当日在坟头以石块压住纸钱,为“压墓纸”,这意味着该坟有子孙为之祭把。

  中国人以奇数为大,墓纸也以奇数为主。如闽南、台湾部分地区在扫墓时一定要在坟墓的四周献置纸钱,即一种用五色纸剪成长方形的纸片,又称“墓纸”.每张纸压上小石头,还得放一杏在墓碑上:据《扬州风土记略》卷下记载,扬州地区流行将纸钱压在坟堆的四角、坟顶。称其为“压钱”;清明祭扫祖墓,绍五色纸腾于墓顶,名曰“坟钱”:  挂钱的习俗是在寒食禁火的历史环境下形成的,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特定的民俗传统。因此,尽管后世已不禁火,但是挂钱仍然流传下来.并成为清明墓祭的特点之一;清明节纸钱习俗烧、挂并存,随着时代的变化,挠纸钱更为普遍。如江苏南京地区清明节墓祭烧纸,是在坟前划一个圈,圈不能封口,要留一个空缺使祖鬼可以取钱,一边烧纸钱,一边呼唤某某亲人来取钱。除了给亲人烧.人们常常还会在此圈外再另划圈烧一些纸钱,这是给那些无主孤魂的安慰。等纸钱化为灰烬,不能刻意将灰烬弄散.而是等自然风将其吹散为上佳i这些都是为了防止子孙草草了事,使烧纸仪式的时间尽量延长。元人袁拥有诗“丛竹雨留银烛泪.落花风规格钱灰”,就是描写纸钱化作纸灰。被风吹至无影无踪的伤情时分。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烧纸钱形式是“烧包袱”.所谓“包袱”是指从阳世寄住“阴间”的邮包。这种包袱皮就是一个用白纸糊成的大口袋,上面有相应的文字,或者是“注生咒”,中间写上收钱亡人的名讳。或者仅仅贴一蓝签,写上亡人名讳即可。总之,清明上坟烧纸钱、挂纸钱不仅仅体现了后人对前人的哀思,同时也是一个家族或者家庭血脉得以延续的宣言。如果说“清明不祭祖.死了变猪狗”的民谚是对不肖子孙的告诫。那么“有后人,挂清明,无后人,一光坟”的民谚,则表达了人们对一位“无后”亡者深深的怜悯。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烧纸钱  烧纸  烧纸词条  烧纸钱词条  
茶文化茶文化

 藏茶历史文化及发展

藏茶是少数民族中近六百万藏族同胞的主要生活饮品,又称为藏族同胞的民生之茶,是目前全世界唯一与生命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古黑茶,藏族谚语说:“旦夕不可暂缺”。从古到今,...(展开)

茶文化二十四节气

 关于二十四节气网

 在远古的时候科技还没有现在这样发达,人们没有研制出精确的仪器来测定时间,在长期的实践和摸索中,人们终于制定了一种测定农时的方法,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