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元旦的来历

  新年元旦是美国的一个法定节日。由于中国及世界大多数国家都使用阳历,中国人现在也过新年,因此,它不但是个美国节日,也是一个中国节日,而且还是个世界性的节日。

  每年1月1日是阳历新年,中国人现在叫元旦。元旦这个词叫得最响的时候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因为每到新年,《人民日报》都发表一篇“元旦社论”,成为全国广大革命群众的行动纲领。不但广播电台反复播送,过了新年一上班,上至中央各部委,下至工厂农村和学校的各个基层,全都大张旗鼓轰轰烈烈地学习“元旦社论”。就这样,《人民日报》为“元旦”这一原本不太通俗的词的通俗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尽管有重要的元旦社论,中央又提倡移风易俗,但是,中国人轻视阳历新年,重视阴历新年的风俗还是没能改变过来。中央电视台每年给全国老百姓准备的,有各路演艺界大腕争相参演的过年娱乐大餐是什么?没得说,那是春节联欢晚会,那是重头戏;元旦联欢晚会呢,就显得可有可无,凑合凑合就行。虽然国人不太重视阳历新年,但它毕竟是个法定节日;并且,全世界许多国家都过这个节日。因此,看在全球化的份儿上,对阳历新年也应有所了解。

  “元旦”一词中的元有“初”、“始”之意,旦则指“天”和“日”,元旦即为新年第一天。

  中国古时候纪年用的是阴历,因而,以前中文的元旦指的是阴历每年的第一天。宋代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说:“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人们说过新年了,指的是阴历的新年,就是现在的春节。阴历是以月亮的运动周期来安排历法,而阳历则根据太阳直射地球的运转周期来计算年月。由于这个原因,春节在阳历的哪一天就不一定了,有时在1月,有时则在2月。

  朔日就是阴历每个月的第一天,月球此时恰巧转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和太阳同时出没,从无到有,由小变大。从这天起,月亮每天一点点儿变大,直到十五变成满月。晴天的时候看,状若银盘。然后再逐渐变小,消失,转一圈为一月。古人称月亮为“太阴”,这种基于月亮运动周期而定月的历法自然就被称作阴历了,要不说中国人喜欢月亮的传统源远流长呢。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多愁善感的诗人喝高了,醉得不识数了,照样能写出流传千古的赏月名句。

  闲话少说,言归正传。正月则是一年之中立为岁首的月份,通俗点儿讲,就是每年的第一个月。那么,一年之中的哪个月是正月呢?这在中国早期历史上并不统一。夏商周三代使用不同历法,各自为政。夏历以孟喜月(1月)为正月,殷历以腊月(12月)为正月,周历以冬月(11月)为正月。

  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书同文,车同轨,历法也得统一不是!要想让帝王大业传之万世,没个准谱儿还行?于是,秦用频项历(秦历),以阳春月(10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

  这么一来,问题就出来了。新年伊始,人们迎来的是漫长的寒冬。要不说,泰朝长不了呢!新年带来的景象不是“春风杨柳万千条”,而是“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吉利呀!再说,这个历法在天文计算上也很不准确,有时甚至出现“朔晦月见,弦望满亏多非是”(《汉书律历志》)的怪事。

  汉武帝一瞧,这还行?这不更没准谱儿了嘛。大汉王朝可是以农为本,历法不准,耽误农时,于社程不利!于是,召集司马迁、射姓、邓平、唐都、落下同等几位专家学者,重新制定历法。在武帝的亲切关怀下,经过司马迁等同志的不懈努力,一部新的历法--“三统历”诞生了。武帝大喜,于公元前104年效令颁行朝廷一号文件,推行新历。这一年是汉武帝太初元年,所以,人们又称这部历法为“太初历”。

  太初历定孟喜月(1月)为正月,把该月的第一天称为元旦。这样做还是比较符合中国古代中原地区气候变换和农业发展规律的,尤其是二十四节气的发明对于指导农事非常有用。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的“论六家要旨”中对此有所论述,中国中原地区的农民至今还跟着阴历走也是明证。

  由于太初历比较符合以农业为国民经济发展命脉的传统中国社会的国情,所以,一下子在中国使了两干多年。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阴历,亦称作农历或夏历。但是,阴历正月初一的元旦并不是人们今天所说的元旦。

  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中国现在用公历纪年,官方和民间阴阳历并行。为了区别中国传统的阴历新年和西方的阳历新年,现在把阳历新年叫作元旦,把阴历新年叫作春节。近代中国历史改朝换代比较频繁,因而,关于新年的叫法就不很统一,再加上港台和大陆的节日又有些区别,人们对元旦、新年和春节等名称容易混淆。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这是中国人花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追求西方化在政治制度层面获得的具体成果。

  新成立的中华民国政府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立法决定自公元1912年1月1日起使用公历,并规定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是,当时新年并不叫作“元旦”。不久,由于袁世凯复辟,继而军阀混战,各自为政,在历法使用上也出现混乱局面。到国民党北伐统一中国后,中华民国政府重新颁布命令,自1929年1月1日起,全国使用公历。

  把公历新年称作“元旦”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事。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决议,规定新政府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历和公元纪年法,顺便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的元旦改为“春节”。

  使用公历,对中国农民,尤其是中原地区的农民来说是不方便的,他们需要的是“顺农时”的历法,因为他们的主要工作是种庄稼。然而,作为一个已经被强迫纳入以西方国家为首的现代国际体系的国家来说,中国已不可能关起门来自成一统,接受并采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使用的公历是大势所趋。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老百姓觉着用阳历别扭,照样使用阴历。

  我们现在使用的公历和公元纪年法,是西方文化的产物。公历即阳历,又称格里历,是现行国际通行的历法,是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P叩eGregoV XIll)在公元1582年改革儒略历制定的历法。

  儒略历亦称朱里安历(the Julian Calendar),是公元前46年罗马统治者儒略·凯撒(Julius Caesar)在罗马帝国颁行的历法。

  儒略历实际上由亚历山大的希腊数学家兼天文学家索西琴尼(Sosigenes)根据古埃及的太阳历所制定的。凯撒死后,由他的继承人奥古斯都(Augustus)在公元8年最后定型,它也是欧洲国家使用最久影响最为深远的历法。

  追根溯源,阳历最早发明者和使用者是古埃及人。因为阳历的基础是以太阳中心连续两次经过春分点所需的时间,即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圈的时间(回归年)来计算历法年的,所以叫作阳历。

  古时候的天文知识和科技水平都不是很高,制定历法大多根据可观测到的自然现象的变化来测算时间单位。古埃及人种地,靠尼罗河水灌溉庄稼。尼罗河潮起潮落是很有规律的。人们通过长期观察,发现河水每次泛滥之间大约相隔365天,水迟下去就可以在地里种庄稼,水来之前庄稼也早就长好了。河水泛滥,周而复始,人们便把这3历天定为1年;把每年6月尼罗河的潮头来到开罗附近,天狼星与太阳同时从地平线升起的那一天作为每一年的起点,即每年的第一天。然后,再把一年分为12个月,每月30天。这么分,还多出来5天。古代的埃及人心眼儿挺活泛,得,多出来这5天就算过节吧。由于这个原因,古埃及人把过年称作“涨水新年”,欢度新年的风俗就和期盼农作物丰收紧密联系起来了。每当过年的时候,人们用各种农作物的种子当作贡品,摆在自家门口,希望尼罗河水神在新的一年带给人们更多的丰收。

  埃及的太阳历将一年定为365天,与回归年相比,相差大约零点二五天左右,短期内,这种差别没什么影响。可是,每4年就差了1天,日久天长,几百年以后,要不调整,这日子就没法过了。如果您还按照日历过年,准备好多贡品,等着尼罗河涨潮,人家就是不来,您不想让它来的时候它来了,不闹水灾才怪呢!

  后来,凯撒重编历法,虽然要求编辑人员以埃及太阳历为蓝本,但是,太阳历中每年约四分之一天的误差就需要进行调整。

  为此,儒略历的编辑人员提出设立平年和闰年的方案,即平年3历天,闰年366天,每4年设立一个闰年,这样就解决了埃及太阳历每4年丢l天的问题。埃及人把每年多出来的5天不算数,这也太不严肃了嘛。于是,他们把1年12个月分割成单双月,单月每月31天,双月30天。这么分配每个月的天数,还是不够分,那就只好选个双月少分两天。就这样2月份就成了特例,平年29天,闰年30天。

  凯撒被刺身亡后,他的继承人奥古斯都对儒略历又做了些改动。奥古斯都是个好大喜功的人,在位时,不断发动对外战争,扩大帝国疆域,加强专制统治,确立元首政治体制,从而成为罗马帝制的始祖。

  贵为皇帝,至高无上啊!可他自己的生日偏偏是8月份,而这儒略历恰巧把8月份定成只有30天的小月份。一想起这事,他心里就不平衡。这不有损皇帝神威不是?于是,他一不做,二不休,干脆下令修改历法,从那个倒霉的2月中再抽出1天加在8月上,伎之成为有31天的大月。现如今,英语里的8月(August)一词用的就是他的名号。这么一改,后面的9、11两个月就跟着改为小月,10、12两个月则改为大月。经过奥古斯都改动后的儒略历,每个月的天数与现今通行的公历就基本相同了。

  看到这儿,您对奥古斯都这股霸道劲多少有了点儿见识了吧。对于他为了突出自己,搞个人崇拜的错误,现代西方人也不是不知道,可是,还没听到过谁提出把8月份再改回来的要求。

  为什么呢?一方面,使用这么多年了,已经形成文化传统的一部分,改回来反而不方便。一般情况下,大众倾向于接受并顺应传统,这就是所谓的“传统的保守性”。另一方面,历史上发生过的东西,改来改去会给后代历史学家增加困扰。

  当初,上帝创造世界的时候,一准儿是想为难后来的天文历法学家。举例来说,一年365天的零头,让人算起来就颇为头痛。

  儒略历历年的平均长度是3历.25天,而回归年长度则是3历.2422天,相差仍有0.7078天,枷年里就能有3天左右的误差。从实施儒略历到1582年教皇颁布格里历,累计误差约为10天。这就是为什么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要重新修订历法的原因。

  格里历用调整闰年数目的方法将一年的长度定为3历.2425天,这与长度为365.2422天的回归年之间的差距,已经缩小到不易察觉的程度,要积累出l天的差距需要历时3300多年。当然,在数字化社会,这种微小的误差照样会有“失之毫厘,谬之千里”的可能。因此,许多国家的学者现在又酝酿着编纂新的历法。

  从科学角度来说,这不是什么难事,难的是人们对新事物往往会采取排斥态度。譬如说,格里历把儒略历1582年10月5日定为10月15日,那个月一下子少了lo天。很多人对这一改动不习惯,还坚持使用儒略历,因此,后来闹出个愚人节来。

  当然,历法的使用还有其政治经济和文化意义。尽管格里历比儒略历更为准确,但是,当教皇于1582年lo月15日正式颁布这一新历法时,只有意大利、法国、波兰、西班牙、葡萄牙等天主教国家立即采用,新教国家则予以抵制。直到18世纪,大英帝国及其所属的部分殖民地,包括现在的美国才采用格里历。

  大家熟悉的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是在当年11月7日爆发的,但为什么叫“十月革命”呢?这是因为信奉东正教的沙俄帝国坚持使用儒略历,那一天是儒略历的10月25日。列宁是个非常西化的人物,在西化等同于现代化的年代,苏维埃政府刚一成立,就于1918年1月24日发布命令改用公历。当然,苏联并不是最后一个放弃儒略历而采用公历的国家。

  从近代美国和许多西方国家抵制采用格里历一事来看,这些国家在某些方面还是相对很保守的。比如说,美国自建国以来,就制定过一部宪法。二百多年了,尽管这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美国人至今还是对这部宪法奉若神明,顶多整出几条修正案来。世界各国都使用公制作为度量衡标准单位,美国说什么就是不接受,照样使用英制。其实,谨慎对待政治经济层面牵扯面广且影响深远的典章制度,对于实现社会稳定和文化传统的持续,还是有积极意义的。如果谁当政谁整出一部对自己有利的宪法,在这个国家就很难形成长治久安的社会环境和依法治国的政治局面。因此,我觉得,现在通行的历法尽管有缺陷,但是,已经流行这么多年,就别再改来改去了。隔断传统,把什么事都设计得完美元缺,这世界还有什么看头儿呢?

  当今世界上通用公历和公元纪年法不能不说是现代西方国家在世界上占统治地位的结果。尽管公历可以追溯到古埃及的太阳历,但是,它实实在在是西方文化的一部分。人们现在解释历史事件,不得不使用公历和公元纪年法,承认西方文化的主导地位。

  公元4世纪,罗马皇帝君士坦丁饭依基督教,并将基督教定为罗马帝国国教,他还规定儒略历为基督教的历法,就是忘了规定哪一年是它的起点,这对具有线性思维方式的欧洲人来说,始终是块心病。任何事情,包括历史,咋能无始无终呢?

  于是,创立一个以儒略历为基准的纪年法就势在必行了。自从基督教被定为罗马帝国国教后,基督教的实力与日俱增,教会不但垄断了宗教和世俗权力,在文化上也发挥着主导作用。因此,这项任务最终还是由基督徒落实完成了。

  公元525年,为了预先推算“复活节”的日期,狄奥尼西(Dionysis)教士提出以耶酥诞生之年作为纪元的起点的建议,这个建议很快得到了教会的大力支持。公元532年,教会将此纪年法首先在教会中使用,随后逐渐在全欧洲推广开来。从此,狄奥尼西教士所臆造的耶酥诞生的年份便被正式定为儒略历纪元元年。

  后来的格里历基本上沿袭了儒略历的框架,在用基督纪年法这个问题上更是没有任何争议。根据基督纪年法,所谓“公元元年”,就是公历基督诞生那一年。举例来说,  “公元20lo年A.D.”中的A.D.是拉丁文Anno do此ni的缩写,意即“in theyearof ourl6rd.”  (我们主的生年)。在公元元年以前,则统称“公元前”,英文用B.C.表示,意思是“Before Ch6st”(基督以前)。这种基督纪年法多少有点儿像净土宗传教的方式,为基督教的推广起到了春风化雨般的积极作用。

  后来,有历史学家考证出,耶酥诞生的年代让狄奥尼西搞错了,至少他让耶酥年轻了4岁,或者更多。怎么办呢?没辙!基督纪年已经形成了传统,改变传统,难!不管怎么说,用纪年的方法让人们经常念叨着基督,教会的宣传目标其实老早就达到了。另外,从应用的角度看,基督纪年法比较实用,尤其对初学历史的学生来说,公元前104年或公元1949年比起汉武帝太初元年和民国二十八年要容易记。

  其实,广大人民群众对新年的来历并不是特别关心,他们真正关心的是过年。过年意味着辞旧迎新,迎合了人们喜新厌旧的心理,所以,人们都喜欢过年。“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干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您瞧,国人过年时的这股高兴劲儿全表现出来了。但是,这是王安石描述过中国阴历新年的场景。

  至于过阳历新年,国人好像缺乏足够热情。尽管政府对阳历新年和阴历新年都给予同等重视,老百姓却总是把阴历新年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过这两个新年的时候,北京市民都可凭购货本买到定量供应的节日食品,如每人半斤瓜子,半斤花生,还多发每人半斤油票。然而,许多家庭都把供应元旦的花生瓜子留到春节才吃,把油票攒到过春节时再用。就说现在每年的春运吧,它创造了人类在短时间内大规模迁徒的世界纪录。要是元旦,人们就没这么大劲头儿。元旦好像和一般的星期天没多少区别,就是多放一天假而已。

  现在,中国正在努着劲儿地向西方看齐,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传人中国,年轻人赶时髦,过洋节,唯独人们过元旦的兴趣,却好像是一年不如一年了。

  中国人对过新年兴趣不高,那么,美国人重视新年这个节日吗?回答可能也是否定的。从过节的角度来说,美国的新年,有点儿像美人迟暮,放假过节的大好时光到了元旦就算结束了。无可奈何花落去,过了新年就得上班,大多数人得精神抖擞地去给资本家卖命。再想捞个假期,要熬到5月份的清明节(MemollalDay),才能盼到放假的季节。

  虽然是美人迟暮,新年的庆祝活动还是要搞的。美国人庆祝新年最著名的活动是纽约时代广场每年举办的倒计时迎新年活动。这个活动已有将近一百年的历史了,是纽约市每年举办的大型户外群众庆祝晚会之一。

  每逢元旦,天一擦黑,人们便涌向纽约著名的时代广场。时代广场比北京天安门广场可小多了,也就比一般城市的丁宁路口稍微宽一点点儿。所以,凑热闹的人群每每都把附近的街区填得满满的。每逢这个时候,从43街到53街,从第7大道到百老汇,满街筒子都是人。其实,不挤到时代广场跟前,倒计时的主要活动--水晶球落地是看不到的。但是,人们照样往时代广场附近挤,为的是感受那种气氛。这就跟人们喜欢跑到体育场看球赛一样,虽然不如在家坐在电视机前看得清楚,但很多人还是愿意花钱受罪跑到体育场看球,图的是那儿的气氛。

  有一年,我正好有时间赶在新年来临的时刻看了一眼电视,纽约时代广场迎接新年的倒数计时活动正在进行,场面显得非常热闹。但见迎新年的电子看板高悬在时代广场大楼顶端,人们冒着刺骨的寒风,等待那个被媒体炒了很久的水晶球的出现。最吸引人眼球的是水晶球落地的一刹那。在倒计时到来的时候,那个特制的水晶球缓缓从天而降,在接近广场的时候被点燃,光芒四射,在新年到来的第一秒钟,降落在时代广场。此时,广场的气氛达到高潮,人们伴随着腾空而起五彩摈纷的烟火纵情尖叫,互相拥抱,接吻,可劲儿狂欢,以这种纽约特有的方式迎接新的一年。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通过电视或网上视频,看看今年时代广场新年庆祝活动的实况。

  据电视报道,当时现场观看倒计时活动的人约有75万至100万人之间。一般老百姓不能亲自参与这个活动的,大都在家看电视,看完热闹早早睡觉,明早还要上班。

  美国人无论对什么节日,都还是挺看重的。为什么过新年除了纽约的倒计时活动,其他地方不是很热闹呢?我想主要原因还是圣诞节闹的。圣诞节在12月25日,离新年太近,而且,人们重视圣诞节的程度远远高于重视新年的程度。正因为美国人太重视圣诞节了,从进入12月开始,就已经为过节开始张罗了,采购节日礼品,寄送圣诞贺卡,计划探亲访友,买票旅行出游。反正一进入12月,谁都没什么心思干活儿,就一个话题--过节。所以,人们管12月叫“圣诞季节”,人们见面打招呼都来句“圣诞决乐”。

  现在,由于政治正确的原因,改称“节日季节”,因而,打招呼时也就跟着改成“节日‘快乐”了。

  在这么长的节日季节中,圣诞节无疑是高潮。高潮刚过,您说谁还有劲儿过新年呢?尽管美国的新年只有这么一个,但它却让圣诞节比得黯然失色。

  中国人不太重视阳历新年,那是因为中国人更重视阴历新年,也就是“春节”。还有一个原因是,中国春节一般都在1月底或2月初,离阳历新年也不是很远。如果说美国人过新年时是高潮已过,那么,中国人过新年时则是正在铆足了劲儿准备迎接节日高潮的到来。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元旦的来历  来历  来历词条  元旦  元旦词条  元旦的来历词条  
茶文化茶文化

 茉莉花茶的传说

传说是在很早以前北京茶商陈古秋所创制.有一年冬天,陈古秋邀来一位品茶大师,研究北方人喜欢喝什么茶,正在品茶评论之时,陈古秋忽然想起有位南方姑娘曾送给他一包茶叶未...(展开)

茶文化养生茶

 百里香茶

 百里香茶的一些主要益处包括缓解月经来潮,缓解消化不良,促进认知力量,帮助睡眠,预防感染,增强免疫系统,预防慢性疾病和治愈呼吸系统疾病。就副作用而言,任何对薄荷...(展开)

茶文化茶道

 母爱是碗盖碗茶

母亲节前,妻子给母亲买了件衣服,布面比较亮,带了点紫云英一样的细碎红花,母亲就嘟囔开了:我都六十七八了,哪还是十七八,穿得这亮的衣服?但母亲还是穿了,她把这新衣...(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