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畲族元宵节

  元宵也称上元节。正月十五的到来,标志着新年各项活动的结束。一年的积蓄至此基本花光了,应节的食物也吃光了。有这样的一句俗话:“元宵元宵,取”愿消“的谐音,人人都‘翘’(穷)”。过了此节,新一年的农业生产又要开始了。

  凤凰山畲族同胞也有“正月十五元宵灯”的庆元宵习俗。但其做法与汉族人不同。他们的元宵灯就是在门口挂灯笼灯笼的型制远没有汉族地区的丰富。灯笼用竹编成骨架,再贴上绵纸,防止里面的火被风吹灭,再敷上桐油,使灯笼更耐用、美观,灯笼的外形是长条形,而不是汉族的扁圆形。点灯笼必须用灯芯草,加花生油或茶油,用这些油点灯,产生的黑烟较少,以保证灯笼清洁。元宵节过后,灯笼会收起来,放到安全的地方,明年元宵再拿出来挂。装油的器皿,也叫灯盏,用锡或铜制成,也有用瓷碟凑合用的。

  灯笼不是所有的人家的门楼都能挂的。只有家中有男丁的家庭才有资格在门楼挂灯笼,家中有多少“男丁”就挂多少个灯笼。这对于人丁兴旺的家庭是一种荣耀,目的是鼓励人们多出“丁”,快出“丁”。元宵节也是祭祖先的日子。祭祖先前要摆好香案,通常要备好“三牲”和红桃粿等供品。祭完之后,吃元宵饭。晚上大家就到各家的门楼看灯笼了。其实灯笼大同小异,没什么看头,但大家还是乐此不疲,各家的灯笼都要看遍。可能把这个仪式说成数灯笼更为恰切点。

  是夜最高兴的还是孩子,他们会拿着白萝卜做成的“菜头灯”到处游动。在漆黑的山村田野上,这游动着的点点灯光,增加了节日的喜庆气氛。这种习俗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潮汕地区汉族孩子元宵节要游灯,只能游这种“菜头灯”。现阶段只在偏僻的农村或山区中才依稀可见。元宵节的隔天,即农历十六夜,凤凰山畲族还有“搬田泥”的习俗。其做法是从田中搬来黏性好的泥,堆至猪圈前,你想把猪养成多大,泥就要堆多大。于是人们尽量将“田泥猪”做得大一点、长一点。同时,要在“田泥猪”身上插“毛居”(山上的一种蕨),边插边说:“插‘毛居’,饲大猪。”插“多年”枝(山上的一种多年生灌木),边插边说:“插‘多年’,赚大钱。”然后摆上香案,祈求上苍降福,六畜兴旺,吉祥如意。元宵过后的正月二十,畲族同胞还有“食二十样菜”的习俗。这也是凤凰山区畲族同胞特有的,算不上节日。这一天,他们会采集二十种不同的蔬菜,每个品种一点点,放到一起炒着吃。这二十样菜,几乎包括一年所有的蔬菜品种。他们认为吃了二十样菜,把二十样蔬菜的有效成分聚集在一起,人吃了就会健康,不会生病。至今,各畲族村还保留有这样的习俗。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畲族元宵节  畲族  畲族词条  元宵节  元宵节词条  畲族元宵节词条  
茶文化花茶

 洛神花茶

什么是洛神花茶?  洛神花茶是通过煮沸洛神花植物的部分来制备的,尤其是花。洛神花茶是世界上非常受欢迎的饮料,通常用作药用茶。洛神花有各种各样的名字,在某些地方被...(展开)

茶文化桂花茶

 桂花茶能否长期饮用?

   桂花有着很高的观赏价值,也可将其用来泡水喝,有非常不错的药理功效,适量喝些可以起到美白肌肤、排解毒素、养生润肺、止咳化痰的功效,是十分常见的花茶饮品,有品...(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