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邯郸,春节既是万家灯火、普天同庆的日子,也是一个娱乐活动最多的日子。忙了一年了,终于有了这么几天闲暇的时间,人们都想通过各种欢乐表现形式,把自己埋藏了一年的感情充分地发泄出来,于是在正月初五以后,各种喜庆活动层出不穷,精彩迭现,为节日增添了许多欢快的色彩。
踩高跷
踩高跷,是我国传统民间活动和舞蹈形式之一。探究其来源,可以看出,高跷本属于中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中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
踩高跷俗称缚柴脚,亦称“高跷”、“踏高跷”、“扎高脚”、“走高腿”,是邯郸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多在一些民间节日里由舞蹈者脚上绑着长木跷在广场或街市上进行表演。踩高跷技艺性强,形式活泼多样。由于演员踩跷比一般人高,便于远近观赏,而且流动方便,无异于活动舞台,因此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在邯郸,踩高跷不但扮演的人身着戏装,浓妆艳抹,且歌且舞,而且往往装扮戏曲折子,如《管甫送》、《闹天宫》、《八仙过海》、《水漫金山》等等。踩高跷的角色,因为各自身份不同,所以造型各异,高低不一,《水漫金山》中的法海木脚高达4尺,小沙弥2.5尺,鱼兵虾将因要翻滚扑打,所以木脚只高1.5尺。
每到农历正月,一队队高跷队在腰鼓、小镗锣、大小镲的打击乐中穿街而过。踩高跷人数不定,一般十几人。高跷的队列在街头行进中,一般采用一字长蛇阵的单列,在繁华拥挤地段采用双人并列队形,步子变换为走八字。一般由开路棍打头儿,随之便出现肖恩、白蛇、唐僧、丑婆、姜子牙等艺术形象。整个队伍诙谐有趣、粗犷喜人、声情并茂,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沿途的大小商号则在门前设八仙桌,摆上茶水、点心,放鞭炮道辛苦,表示慰劳。高跷队或在此稍做逗留,或表演答谢。
高跷队的表演有双跷、单跷之分。双跷多绑扎在小腿上,以便展示技艺;单跷则以双手持木跷的顶端,便于上下,动态风趣。此外,也有“文跷”、“武跷”之分,文跷重扮相与扭逗,武跷则强调个人技巧与绝招,演员常表演“单脚跳”、“劈叉”、“过障碍”、“小旋风”、“花膀子”、“鹞子翻身”、“大劈叉”等难险动作;有的则用单脚表演从四张高桌上一跃而下等绝技。令人眼花缭乱,情绪激昂。
现在邯郸人所用的高跷,多为木质,也有其他质地的,如钢跷。
舞龙灯
舞龙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活动,各民族都有舞龙灯的习俗,地处中原腹地的邯郸自然也不例外。
龙作为一种神,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民崇拜的民族图腾,是艺术创造的产物,它集狮头、蛇身、鱼尾、凤爪于一身,汇勇猛、灵活、友善、高贵于一体,综合了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象征吉祥与幸福。
舞龙灯,也称龙舞、舞龙。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在一种《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作者在百戏的铺叙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而据《隋书·音乐志》记载,隋炀帝时类似百戏中龙舞表演的《黄龙变》也非常精彩。龙舞流行于中国很多地方。
还有史料记载,早在汉代时期,舞龙活动已很普遍。民间的艺人们用舞龙祈祷龙的保佑,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传至唐宋,舞龙在民间已很兴盛,舞龙的形式和表演技巧已很完善。据宋代吴自牧所著《梦梁录》中记载:“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之状。”此文载充分说明,到宋时舞龙已在大江南北地区成为习俗。
关于舞龙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有一年,晋阳大地旱情严重,玉帝让金角龙王给晋阳地区播雨,而金角龙王将雨播到南方,淹死了很多百姓。玉帝知讯后,将金角龙王问罪贬斥。金角龙王为赎罪,下凡拜访百姓,许诺来年定降喜雨,让晋阳大地风调雨顺,五谷丰收,过上美好幸福的日子。第二年,北方地区果然获得了大丰收。因此,每到春节来临,人们便以舞龙相邀神龙,期盼更好的收成。
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民族。综观各地、各族人民的舞龙表演,种类繁多,各具特色。常见的有火龙、草龙、毛龙、人龙、布龙、纸龙、花龙、筐龙、段龙、烛龙、醉龙、竹叶龙、荷花龙、板凳龙、扁担龙、滚地龙、七巧龙、大头龙、夜光龙、焰火龙等近百种之多。龙灯的节数一般为7节、9节和13节。
从久远的年代起,舞龙活动经久不衰,一代又一代流传下来。舞龙不再是某一民族独有的项目,而是属于各个民族的了。因此,邯郸人在新年时节于街头或广场上舞龙,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一般地说,“龙灯”由龙头、龙身、龙尾三部分组成,龙头、龙尾的主要制作材料是竹、木、纸、布等,龙头的制作,有的用纸制龙头,有的用竹编织龙头。纸制龙头是先制一龙头模具,将麻纸一面刷上浆糊,裱糊在模具上,这样裱纸十多层,待干后,割开纸层取掉模具,然后再贴合。最后用颜色彩绘,用麻线儿和铁丝制作龙须,眼睛有的制作火眼,有的只装龙眼。龙头还有的用竹子和铁丝编织的,外皮用沙布包起来,装上眼睛和龙须。龙尾也是用同样的办法制作。龙身是用竹皮或其他物品和铁丝制作,将竹皮或其他物品制成圆圈,每个圆圈绑一根4尺多长的舞棒,然后用布全面包起来,上面彩绘龙麟。龙的颜色大体有青龙、黄龙、金龙、乌龙等色,身长也不等,平年12节,闰年13节,这一民间传下来的规矩,人们一直遵循着。龙身的每节距约5尺左右,每节龙身上装置的灯叫龙灯(即舞龙灯),没有装置灯的叫舞龙。龙的装饰特别讲究,有较高的工艺艺术要求。发展到今天,龙灯的道具不用自己做了,龙头,龙身、龙尾商店里都可买到,它的制作工艺比自己做的要精致美观。
舞龙人的身着打扮,一般都是头扎彩布,身着绸缎彩衣服饰,有红色、黑色、蓝色等,脚穿薄底武生快靴。
“舞龙灯”的方法有多种,有“单龙戏珠”和“双龙戏珠”,一般常用的动作有:“蛟龙漫游”、“蛇蜕皮”、“龙头钻节”、“金龙追宝珠”、“龙腾跳跃”,还有“龙头龙尾齐钻节”等。舞龙者的步伐一般是用碎步跑动,时而缓慢,时而迅疾。是时,舞龙者在锣鼓乐曲的伴奏声中,舞动着上下翻飞的巨龙,追逐着红色的宝珠上下狂舞,一会儿龙头高耸云端,一会儿龙头又破浪海底,好像龙驾祥云,又像翻江倒海,气势蔚为壮观。这种高低错落、蜿蜒盘旋的精湛表演,常常使观赏者陶醉于无边的遐想中,叹为观止。
今天,在我们祖国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里,“龙”已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象征。舞龙的创造和流传是整个中华民族光辉历史的一部分,为我们的民族和人民所喜爱。随着华人移民到世界各地,现在的舞龙文化,已经遍及大陆、台湾、香港、澳门、东南亚,以至于德国、法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各个华人集中的地区,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标志。
耍狮子
耍狮子在邯郸有着悠久的历史,是邯郸民间社火活动中的一种重要的表演艺术形式。无论是逢年过节还是重大喜庆活动,耍狮子都是人们离不开的感情表达方式。
至于耍狮子开始于何时,已经很难考究。有的说源于汉代,有的说始于南北朝。不过,就地域而论,我国南方与北方的耍狮子各自有着自己的特点,并不完全相同。在邯郸,一般的耍狮子有大小狮子两种,大狮子扮演需二人,小狮子由一人扮演。狮子头由竹藤或其他材料作胎架,外罩彩色珠线,全身也由珍珠线织成。乍一看,与真狮子一般无二,并有雌、雄之分,还有文狮、武狮、成狮、崽狮之分。是时,绣球在狮子面前上下翻飞,伴着急促的锣鼓,做出多种高难度的动作,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主要节目有“大痒痒”、“小痒痒”、“一炷香”、“马驮象”等。其中马驮象是两三个大小狮子站在一个大狮子的肩背上且扭且行,这一动作需要很大的力道,所以总是获得人们的欢迎。但人们更多的见到的是抖毛、打滚、腾跃、蹬高、滚彩球等动作。
扭秧歌
秧歌是邯郸一带比较流行的民间舞蹈形式之一。一般地说,这种艺术表演形式源于劳动人民的插秧耕地等劳动生活,但又与祭祀农神、祈求丰收所唱的颂歌有关,是一种集歌、舞、戏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
秧歌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全国各地都有这种艺术表演形式。在陕西、河南、山东等地,秧歌又叫“阳歌”。有人认为,因秧歌起源于凤阳,故又名“阳歌”。又有人认为“阳歌”起源于上古人类的太阳崇拜,是秧歌的本名。
而在一些少数民族和我国的南方地区,秧歌又有穒哥、央哥、扬高、羊高这些名称,甚至还有英歌、莺歌、因歌等诸多同音名称。
秧歌舞表演起来,生动活泼,形式多样,规模宏大,气氛热烈。每逢重大节日或庆祝活动,例如新年等,城乡都组织秧歌队,拜年问好,互相祝福、娱乐。另外,不同的村邻之间还会扭起秧歌互相拜访,比歌赛舞,煞是喜人。
邯郸的秧歌一般呈舞队的形式,且行且歌且舞。多数舞队要挨门演出,保留着从沿门逐疫向沿门卖艺、乞讨发展的痕迹。舞队中角色的名称和人数多少不尽相同,但多有官员、武生、老人、和尚、妇女等(大体相当于戏曲中的生旦净丑),演出内容也有青年男女互相调笑的场景。男青年称“沙公子”或“傻公子”,也有童子化妆、女扮男装的情况。舞队中有领队、殿后之分,领队者往往反穿皮褂,手持伞灯,是北方少数民族的装扮,有的地方称为“卖膏药者”;官员(参军)多为少数民族装束;有的舞者手持两根短木棒。演出时锣鼓齐鸣,而以鼓较为重要。
这种秧歌在色彩的运用上,往往以大红、大绿、大黑、大黄等服饰为主,对比强烈,五彩缤纷,体现了鲜明的民族风格。大家在锣鼓的伴奏声中,边歌边舞,以此抒发愉悦的心情,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据《中国戏曲剧种大辞典》记载,秧歌为我国百戏之源。
按《柳边纪略》的记载,秧歌的演出时间是在元宵节夜晚,有一装扮“持伞灯卖膏药者”为前导,后面跟着三四名“童子”装扮的妇女,又有三四名假扮的“参军”,他们手中,都持“尺许长”的“两圆木”。秧歌表演中有少数民族的成分,最迟在元代已经形成。
跑旱船
旱船,是邯郸民间的表演艺术形式之一。逢年过节,邯郸的一些县区都流行这种民间舞蹈,这是一种模拟水中行船的民间舞蹈。
据说,这种艺术形式最初起源于海边的一些渔民人家。过去渔民无钱在陆地上盖房,只好找一条破烂的木船,放在偏僻的海滩上,用竹蓬盖起来,作为栖身之所,当地人称之为“旱船”。这种旱船一般长4~5米、宽1.5米左右,一家老少栖息在这条小船上,以后逐步演变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也有人说,这种艺术形式起源于禹,是人们为了纪念大禹而举行的艺术表演形式。
所谓旱船就是用细竹竿绑成船型的架子,大小不等,随人意而定。船形骨架的中间用竹竿绑个“井”字架,“井口”既是船舱的部位,也是表演者的部位,顺着船舱的四角竖4根竹竿,为船舱的4个柱子,然后在上面绑制船舱的顶部。船舱的顶有平顶、三角形顶等种类。船的骨架绑好后,用彩绸布围好各个部位。船顶用红和黄的彩绸布裹好,船板用土黄色布绷面,船帮周围用绿色彩绸布围起,船舱内用一根红布条拴在仓的两边沿,演出时,表演者将红布条架在肩膀上,撑起旱船,两手握住船仓的两边,摆动旱船行进。
不过,也有人用木板做成木船的样子去表演,效果也很好。
旱船表演人数一般是6~7人,一位女演员立于旱船中,称为“船娘子”,相当于撑舵人员,还有一人饰演小丑,右手拿一把破蒲扇,左手拿一把桨,鼻子被抹上白色的粉,在旱船周围来回扇动蒲扇,从而引发观众的笑声,其余人在边上敲锣打鼓,伴奏乐器主要是大锣、小锣、鼓、镲等。是时,坐船姑娘(即表演者)的服饰是古典民间服饰,头部将发盘起插花,划船老翁是头戴毡帽或草帽圈,身穿老生古装,脸部淡彩挂白色长髯口(戏剧里用的胡子)。在表演中,一般是一个艄翁引多只船前进,也有的是双公划一只船前进,还有的是多船没有“艄公”而由一只船在前边领头前进。在前进中,要跑出各种平时训练好的套路,起伏波动,吸引着众多的人们围观观看。
旱船的表演步伐简单,但表演的形式不少,一般采用:“水溜溜”、“绕八字”、“蛇脱皮”、“跑圆场”、“二龙出水”、“双进门”等10余种。它的音乐伴奏,随大队的表演队伍,一般是锣鼓乐队伴奏。
既然是跑旱船,那就说明需要跑动。表演者中有一名“艄公”划桨引船,在前头带路,做出各种各样的划船动作。而乘船者在表演中,往往是走快速碎步,这样能使船身保持平稳的状态前进,犹如在水面上漂动的船那样,颇为形象地塑造出水面行船的情景。
旱船多在乡村演出,每逢农历春节,它要从农历正月初一活动到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节),其目的是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大吉大利。
旱船历史悠久,在唐代已经流行(见《太平广记》)。不仅在民间表演,还经过改造成为宫廷舞蹈。据宋朝田况《儒林公议》上说,五代时前蜀皇帝王衍曾做蓬莱山,以绿罗画水纹铺在地上,上置莲花,让跳舞的人乘彩船在绿罗上转动。宋朝时仿效这种方式,宫廷舞队中有采莲队,跳舞的人身乘彩船,手执莲花而舞,名称叫做“采莲队舞“。与此同时,民间划旱船也很盛行,不少记叙宋代风俗的著作,都写到节日街头民间舞队中有划旱船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