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江西清明

  古代以寒食后第二天(或第三天)为清明,现在一般定为公历4月5日前后。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历书》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由于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反映出其与农业生产的密切关系。

  清明是我国民间传统的祭祀祖先和已故亲人的最重要节日,是重要的“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一种固定的风俗。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但由于日子接近,而且寒食节也是祭拜扫墓的节日,后来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日,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

  在江西地区,人们常于这天去扫墓,俗称为“挂清”、“挂纸”。但也可在清明前3天进行,也有些地方在节后4天也可,有“前三后四”之说,此后一直到“冬至”,期间不能再扫墓动土了(有些地方在十月初一或十五日也会有扫墓活动)。各家各户于这天带着香烛、爆竹、纸钱以及米果、酒、笋、肉等,由长辈带领晚辈去坟地挂纸、洒酒祭拜,为祖坟培土铲草、清沟排水等。另外,人们也常会插柳于屋檐,青年男女则多会在这日邀伴至郊外踏青,许多地方还会在宗族祠堂举行祭拜祖先、聚餐活动等等。

  旧时,江西农村各姓各族或各股房都有公祖,一般都有“清明会”。同姓同族或同股房的人当日会联宗祭祖,举办祭祖筵席,各家派一个代表参加宴会,有的不分男女老幼全部参加,俗称“吃清明酒”、“过清明会”、“做公堂”。参加宴会的男人要集体到公祖坟山修整坟墓,并在坟前摆上“清明果”、酒、饭、肉等祭品,点香、烧纸、挂纸、鸣炮,举行公祭仪式。

  在江西赣州一带,有的地方在这天将上年出生的本族男孩姓名入族谱,名曰“上丁”,届时添丁之家需备酒、菜端往祠堂,与族人共饮,称为“喝上丁酒”。有公产的宗族,由族长主持在祠堂里祭祖会餐,分“丁肉”。明清时期秀才以上、民国时期高小毕业以上的,还按等级分“善学谷”和“功名肉”。此外,在清明浸种的做法也在很多地方流行:

  (分宜)清明日浸种。谚云:“懵懵懂懂,清明浸种。”或视桐树开花,荆紫萌芽为浸种日期,皆老农所经验。

  (湖口)清明,妇稚簪柳,数日后浸谷子。谚曰:“清明浸早种,谷雨撒迟秧。”

  在赣南一带,旧时流传清明为耕牛生日,因此人们会在这天让牛歇工一日,还给牛灌吃泥鳅、鸡蛋、生油等,以祈福耕牛在一年中强壮无病。新中国成立后,广大乡村的“清明会”消失了,但做艾米果、祭祖扫墓、插柳踏青、爱护耕牛等习俗一直得到相沿。城镇机关单位则常组织干群代表祭扫烈士陵园,中小学校常组织学生拜谒烈士陵墓,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或者举行植树造林活动等。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江西清明  江西  江西词条  清明  清明词条  江西清明词条  
茶文化菊花茶

 菊花茶的功效与作用

菊花茶  菊花,是我国人民普遍熟悉、喜爱的花卉之一,既供观赏,又可药用,也是菊花茶的主要原料。值每年霜降前,菊花盛开时采收加工制备菊花茶。菊花茶配方:菊花10克...(展开)

茶文化六月六

 瓜州六月六

 农历六月六,瓜州民间有晒沙与朝山的习俗。晒沙是指去黑沙窝晒沙治病,也称为“晒病”。黑沙窝地处沙漠边沿,盛传烈日下的沙子能治病,尤其能治风湿骨病(风湿性关节炎)...(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