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原本是“玩”出来的
茶艺如今已列入国家职业技能系列,各地都有一批获得职业资格的茶艺师和茶艺技师。他们是经过考核有专业身份的。于是有一群热爱茶艺、业余玩茶、无意取得茶艺师职业资格的,戏称自己是“玩票”。
近年流行的陈年普洱沏泡品饮,已形成一套从选择水品和烧水器到茶量与水量的配比、浸泡时间,以及如何沏后再煮等比较成熟的技艺,这恰恰不是出于专业的茶艺师之手,而是出于邓时海、何作如、苏荣新、申强等一群超级“玩票”之门。如今深圳、广州、北京、上海、杭州等一些茶艺馆的陈年普洱沏泡技艺,大多直接或间接来自他们的传授。还有他们玩出来的“听千年古琴,品百年普洱”雅集。在现今茶艺师教材中是找不到的。
其实,茶艺原本是“玩”出来的。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称茗饮“为闲暇修索之玩”。袁桷在《澄怀录》中记蔡襄嗜茶“老不能欲,但把玩而已”。明清之际江南文人玩茶之风尤甚。最出名的是张岱,他在《自为基志铭》中喜称自己是“茶淫橘虐”,他改制家乡日铸茶制法,又探究出一种杂入茉莉的冲泡法,他说:“余戏呼之兰雪”。此戏玩出来的兰雪茶后来竟风靡茶市,盖过了休宁的松萝茶。明人许次纾起初是每遇茶期,必去朋友姚绍宪在顾渚明月峡的小园,吸金沙、玉窦二泉。细啜而探讨品赏。后与许才甫在春茶采摘时游西湖龙井,假宿僧舍旬余,每日品茶尝水,抵掌道古。几年后他玩出了一本《茶疏》。还有一个明代的藏书家、文学家高濂,他在《遵生八笺》中列杭州“四季幽赏”和“四时逸事”各十数则,每季都有茶事相伴:春去“虎跑泉试清茶”,夏坐“三生石谈月”。秋有“满家巷赏桂花”,冬可“扫雪烹茶玩画”。真是四季赏玩不可无茶。
乾隆年间的才子袁枚晚年在南京筑随园,精于美食,著有《随园食单》。他也是一个茶的玩家,泡茶必亲自操料:“烹时用武火,用穿心罐。一滚便泡,滚久则水味变矣。停滚再泡,则叶浮矣。一泡便饮,用盖掩之,则味又变矣。此中消息,间不容发也。”这“间不容发”是玩出来的技艺、独到的功夫。
回顾历史,玩茶一族,有过百年断层。如今茶艺发展进入了一个最好的时期。新一代喝茶爱茶、有钱有闲又有较高文化修养的玩茶族正在生成,他们是传承中华茶艺和弘扬茶文化的中坚力量。
泡茶技艺的情调
泡茶看似简单,其实大有讲究。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对泡茶有一段十分生动的描写:贾母、宝玉、黛玉等一行来到栊翠庵,妙玉亲手泡茶待客,她为贾母用旧年积存的雨水泡了“老君眉”,盛在五彩小盖盅里;而对宝玉、黛玉、宝钗更是另眼相待。泡茶用的水竟是“五年前收的梅花上的雪,装入瓮中埋入地下,今夏才开的”。茶具则全是古代的珍玩,其讲究的程度真是令人大开眼界。
茶叶,是确保冲泡好茶的物质基础。不同的茶叶具有不同的滋味和功效,因此每人可根据自身的喜好与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茶叶。茶叶的用量与用水要有一定的比例,否则冲泡出来的茶汤过浓过淡都不相宜。
水,是茶叶滋味和内含有益成分的载体。茶的色、香、味和各种营养保健物质,都要溶于水后,才能供人享用。清人在(梅花草堂笔谈)中说:“茶情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八分之水,遇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因此好茶必须配以好水。
茶具,能保持茶叶的香与味,衬托出茶叶的色与形,而且其本身往往还有艺术欣赏价值,因此是泡茶时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尤其是用茶待客时,就更必须精心挑选茶具,以体现对客人的热情和尊重。
品茶发自内心
品茶大致包括闻香、辨形、观色、品味四个环节。
闻香分为干嗅、热嗅和冷嗅。即先嗅干茶,干茶有的清香,有的甜香,有的焦香,应在冲泡前进行。热嗅是冲泡后嗅茶汤的香气,花茶除了茶香外,还有不同的天然花香。冷嗅则在茶场冷却后进行,这时可以嗅到原来被芳香物掩盖着的其他气味。
辨形是观察茶叶在冲泡后的形状变化,茶经水浸泡。逐渐恢复了鲜叶的原始形状,一些原料细嫩的名优茶,芽叶在茶汤中亭亭玉立,婀娜多姿,有的茶冲泡后,芽叶在杯中沉浮起降,上下翻滚,煞是好看。
观色主要是欣赏茶汤的颜色。茶汤随着茶叶内含物质的渗出,会不断改变颜色,常是由浅入深;不同的茶类又会形成不同的颜色。有的黄绿,有的橙黄,有的浅红,有的暗红等等。同一种茶叶,由于使用不同的茶具和冲泡用水,茶汤也会出现色泽上的差异。宋代贵白茶,使用黑色茶盏,以衬托茶色,这种因茶择具的做法,也推动了茶具生产和制作工艺的发展。
品味是通过舌的味觉器官来感受茶的美妙趣味。不同的茶类有不同的滋味,如有的浓烈,有的清和,有的鲜爽,有的醇厚,都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